你怕吃安眠药会上瘾吗?专家表示:睡不着其实更麻烦

20.03.2016  17:14

【龙虎网报道】(通讯员 吴倪娜)今年70岁的张大爷最近血压波动很大,他也曾前往心血管内科多次就诊,然而一看见医生张大爷更紧张,血压更高。心血管内科医生问诊的时候发现张大爷的睡眠很差,情绪也很焦虑,在给他调节高血压的治疗方案的同时,建议张大爷看看失眠专科,张大爷表示“我几十年来都睡不好觉,不敢用安眠药,担心吃了药停不下来,据说吃多了人会痴呆,最近血压升高,吃不下饭,胃不舒服,烦躁不安,实在是没办法了。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失眠专病门诊王昊飞医生表示,调查显示,超过50%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问题。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错综复杂,某些基础疾病如夜尿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对睡眠有很大的影响。当老年人患上失眠症的时候,首先应寻找病因,开展对失眠焦虑的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身心健康,此外对于张大爷这样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原发病的治疗。

王昊飞告诉记者,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听见有很多老年人会说担心长期使用安眠药物会成瘾,戒不了,甚至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吃安眠药会把人吃傻,所以排斥安眠药。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大多数安眠药都是安全的,成瘾性很低。目前为了解决安眠药的成瘾性问题,WHO规定:使用任何一种安眠药,医生处方最好不要超过4周。临床一般推荐使用同一种安眠药连续服用不超过2-4周。所以,只要合理使用安眠药,定期(约2-4周)更换安眠药,就可以避免成瘾性。

但是王昊飞也指出,对于老年人的失眠,药物并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非药物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大部分失眠患者长期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因此常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面情绪会使睡眠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情绪,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而认知治疗目的就是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改变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认知疗法常常与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联合使用组成睡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基本内容:1、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2、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3、保持自然入睡,避免强行要求自己入睡;4、不要过分关注睡眠;5、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6、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其实说简单点就是让患者明白睡眠是顺其自然的理念。

当非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则需要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对一些失眠严重的老年患者,可以联合药物和非药物的疗法,效果更好。老年失眠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安定类药物,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不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更不会导致痴呆。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跌倒、骨折等意外伤害。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剂量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短期应用或采用间歇疗法,不主张大剂量给药,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减量时也需要逐渐减药。

来源:龙虎网  编辑:杭程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