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吃一点盐血压就升高 补钾排钠可缓解

12.10.2015  10:18

  人老了,血管老化,一般都会血压高吗?否!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人均每天摄入食盐在3克以下的地区,人群平均血压较低,而且血压不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患高血压病了,唯有服降压药才能有效降压吗?否!人群干预研究发现:保证每天摄入钾4.5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了4.4毫米汞柱和2.5毫米汞柱;血压不是很高的人,能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研究还发现:血压的“盐敏感性”可通过补钾来预防!

  1 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人体内主要以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的形式存在。要想知道盐和血压的关系,须先知道钠离子在体内主要呆在什么地方。人体细胞最重要的成分是水。我们人体内约有60万亿个细胞,一个个都生活在水里(体液),这样,隔着细胞膜,就有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分。因为细胞内的蛋白质基团带“负电荷”,而细胞膜上又有离子通道,所以细胞外的“正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都会迫不及待地往细胞里面跑。

  细胞膜上还有个“钠-钾泵”,它会不停地把细胞内的钠泵出细胞外,把细胞外的钾泵入细胞内,结果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细胞内成了一个高钾环境,而钠,则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细胞内外的这种环境,不仅是机体内多种生化反应的基础,而且对保持细胞形态以及细胞内外的胞质渗透压有着重要意义。

  2 钠离子跑进细胞里导致血压高

  所谓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那钠离子和血压会有何关系?

  当吃盐多,细胞外液里的钠离子过多时,由于渗透压及机体调节的作用,机体大量喝水,这样就引起了细胞外液的增多,血容量随之增多,与此同时增加了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心输出量,其结果是血压升高!

  当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增多时,细胞内外的钠离子的浓度差距加大,致使更多的细胞外的钠离子跑到了细胞内,水也跟着跑了进来,结果细胞发生“肿胀”。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肿胀”后,一方面使小动脉管腔狭窄,增加了外周血管阻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小动脉壁对血液中收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减弱了血管对舒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引起小动脉痉挛,使全身各处细小动脉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人体各个器官的细胞“肿胀”后,挤压血管,血管会变窄;血管壁内膜细胞“肿胀”后,血管变窄,血液流速受阻加快,血压升高!此外,高盐摄入引起细胞内的钠增加后,抑制了钠-钙交换,使细胞钙排出减少,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钙作为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之间的耦联因子,控制着肌肉收缩的起动和舒张。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后,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钠还能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强,引起血压升高!

  3 1/3的患者属盐敏感性高血压

  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对盐非常敏感,稍吃一点盐,血压就会上升。吃降压药,降压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医学称其为“盐敏感者”。“盐敏感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个类型。此类患者大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3。

  有研究发现,部分盐敏感者存在钠泵基因的突变,这是一种呈显性遗传的基因突变。谁是盐敏感者?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方法加以判断!

  4 没有“盐敏感性”的人呢?

  高血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常年累月积累出来的。当机体刚开始多吃盐时,机体会通过“高血压利钠机制”将多余的钠和水排出,血压暂时不会升高。

  重口味的人,吃淡没有味觉和刺激,越吃越咸,钠的摄入量不断增加,机体的“高血压利钠机制”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因负担太重,有心而无力担此重任,不能完全将钠排出,这样钠在体内的水平就不断增加,最后就会引起血压高!而且这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根本无法治愈!

  5 重口味的人到老会血压高

  我们一直错误地认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升高。老年人的血压会更高些;或者认为,老年人血压高,更多的是种生理现象。而研究发现,年龄越大血压越高,实际上与“盐敏感性”和“摄盐多”有关。

  “盐敏感者”小于从二十岁起,年龄每增长10岁,血压呈进展性升高。中青年时血压正常,但吃盐多的人群,59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出现“血压随年龄升高”的变化。而“吃盐少”的人群,就并不存在“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变高”的情况!

  6 “补钾排钠”可有效降低血压

  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盐敏感性”,可通过补钾来预防。原因是,为了保持细胞内的高钾环境,“钠-钾泵”有“3钠2钾”的特性,即“泵出3个钠离子,泵回2个钾离子”。如果钾摄入的多了,“钠-钾泵”兴奋起来,开足马力工作,在泵回2份钾离子的同时,会有3份的钠离子被泵出,这样,因钠摄入多而造成的细胞水肿的现象,就解决了。当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钠积存减少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积恢复正常了,血管壁厚度正常了,血液流动的阻力减小了,通畅了,血压也就降下来了。

  钠被赶出细胞,到血液中了会怎样?会随水被排到肾脏。肾脏有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的功能。肾小管在对钠、钾的重吸收过程中,有一个“钠-钾交换”机制,即肾小管细胞中的钠、钾与尿液中的钠、钾进行交换。

  在钾摄入多的情况下,肾小管重吸收的钾增多,细胞中的钾增多后,会抑制“钠-钾泵”的功能,使钠的重吸收数量减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钠随尿液被排出体外了。钾还能通过抑制肾素的释放来增加水的排出,帮助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7 蔬菜水果是补钾的最好来源

  科学家认为,防病的科学饮食应是“高钾低钠”,人体内的钾,至少应该是钠的2倍。植物能够浓缩钾。进化过程中,人类以自然植物为食,摄取的钾是盐的十多倍。而如今,人们吃含钾较多的蔬菜、水果较少,吃含钾较少的精米面、鸡鸭鱼肉较多,再加上富含盐的作料和加工食品。这样就与进化过程中的人反过来了,很多人摄取的钠,是钾的很多倍。如此内环境,怎么不让人患上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诸多现代病?

  世界卫生组织原来建议每天摄入2克钾,2013年最新建议是摄入3.5克钾。成年人每天的蔬菜水果摄取量应在500克(1斤)以上,而肉禽鱼蛋的摄入量最好不超过150克(3两)!

编辑: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