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3.01.2015  20:57
              裁判文书公开、老赖信息曝光、检察案件信息公开网上线、政法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开通……过去的2014年,司法公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扑面而来,借力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让公平正义变得触手可及,成为2014年政法机关最鲜明、最突出的年度印记。

  法院“三大平台”初步形成

  “司法公开像根扁担,一头挑起司法公信,一头挑起司法公正”。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开门头件事就是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

  1月1日,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规定开始施行,要求除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以外,法院裁判文书生效7日内上网。截至11月底,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生效裁判文书近300万份,其中,最高法生效裁判文书5000余份。

  与此同时,最高法陆续建立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和执行案件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将“老赖”公之于众。截至12月10日,最高法公布失信被执行人超77万名,其中自然人66.6万余名,法人及其他组织10万余个。

  11月13日,最高法开设的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正式开通。加上之前开通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人民法院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初步形成,成为法院系统展现现代法治文明的重要窗口。

  检察新兴媒体矩阵呈现活力

  案件信息公开是检务公开工作的核心和“龙头”。

  2014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试行)》,并建立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系统。10月1日开始陆续上线运行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并依托该网建立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平台、重要案件信息发布平台、法律文书公开平台、辩护与代理预约平台。

  最高检于2014年3月24日正式设立新闻办公室,确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制定出台《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大要案信息发布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新媒体建设是检察机关2014年检务公开的又一亮点。自3月初最高检开通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以来,共播发信息1.7万余条,总订阅数目前已达1560多万。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级检察院开通检察微博,15个省级检察院开通微信,近1400多个分州市院和基层院开通了官方微博,部分地方检察机关检务APP建成并投入使用。检察机关新媒体矩阵初步形成、展现活力。

  公安司法行政注重执法过程公开

  各级公安机关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依法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及执法结果,并积极推行刑事案件立破案告知、治安案件回访、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回访反馈等制度,倾听当事人意见,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同时,公安机关不断拓展执法公开范围,丰富执法公开方式,深化执法公开效果,通过建立网上公安局、网上服务大厅、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等方式,开展执法办案信息查询和网上办事,方便群众办事,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4年9月,江苏省监狱管理局在全国监狱系统公布了首张刑罚执行权力清单。围绕罪犯收押分配、计分考核、提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列出30条权力事项,对于严格规范刑罚执行、减少权力寻租具有重要意义。

  这只是司法行政机关规范“减假保”的一个缩影。过去的一年,司法部在山西等9省(市)11所监狱开展深化狱务公开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围绕罪犯及其家属、社会公众关注的监狱执法重点和热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开机制,创新公开方式,畅通公开渠道,完善工作制度,依托现代信息手段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三类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及时公开、公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实行网上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


编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