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余处文保单位,南京地铁5号线将采取严格减振措施

26.08.2015  19:23

  新华报业网讯 记者26日了解到,南京地铁5号线近日做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记者在环评简本看到,5号线经过2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将通过设置钢弹簧浮置板等严格的减振措施,消除对文物的振动影响。简本明确写出5号线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工,2020年建成通车。

  上个月,5号线进行了第一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此次进行的第二次公示,主要涉及沿线文物处理方法。简本显示,5号线工程将以隧道形式经过秦淮河洪水调蓄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等。引人关注的是,简本重点标准了沿线文物保护办法,该工程 以隧道形式经过2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 为缓解工程建设对文物的影响, 将通过设置钢弹簧浮置板等严格的减振措施,消除对文物的振动影响。

  南京地铁5号线工程南起吉印大道站,北至方家营站,是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东南至西北方向的一条为重要的城区干线,完善了纵贯线1号和3号线、横贯线2号和4号线的布局。线路穿越江宁东山副城、南部新城、夫子庙地区中心、五台山体育中心、北京西路行政中心、山西路—湖南路商业街和滨江商务区。全线站点高达30个,其中14个是换乘站,属南京地铁线路换乘站数量之最,与S1线、3、1、12、10、8、6、4、7、9号线换乘。设大校场车辆段和水长街停车场各1座。

  5号线是南京第一条采取PPP(项目投融资建设+施工总承包+物业综合开发)公私合营模式的地铁线,今年1月,南京市政府和绿地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建设预期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据悉,该项目股权回购将在项目试运营开始后五年内完成。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秀霞

编辑: 金勇、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