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耀斌:不断创新和推进国际财经合作工作

20.03.2016  19:15

  由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与国际经济关系司、国际财金合作司联合举办的财政部2016年第一期“财税改革与发展论坛”日前开讲。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以“积极落实大国财政理念,不断创新和推进国际财经合作工作”为题,讲授了精彩的一课。

  史耀斌表示,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和外汇储备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步提升。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被加速推向国际事务前台,一些发达国家看到中国的强大,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期待也越来越多。

  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财政部主要领导提出了“大国财政”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财政部在开展国际财经合作领域积极作为,硕果累累。一是积极开展多双边财经对话,对话机制的级别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包括牵头负责4个副总理级的双边对话机制、7个部长及副部长级对话机制,以及多边经济机制和论坛的协调、联络、政策建议和磋商工作。二是管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外国政府贷款等多双边贷款“机构”,以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新机构。

  史耀斌说,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的筹建工作无先例可循,筹建任务异常艰巨。从一个倡议变成现实,亚投行历经8次谈判、无数次对话与磋商,金砖银行则经历了7轮谈判、数次多双边对话。

  功不唐捐,这一切艰辛与努力都是值得的。史耀斌表示,筹建亚投行和金砖银行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都有重要意义。其既有利于支持全球复苏,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体现中国履行更多国际责任、补充和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努力,也符合我国深耕亚太、经略周边的总体外交战略,促进我国资金、产业和人才“走出去”,是“双赢”之举。

  “大国财政就不能只关注国内自己的事,要统筹考虑和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把财经政策制定放在全球治理框架下统筹考虑,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规则制定,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史耀斌说。

  史耀斌指出,未来要真正将统筹内外的“大国财政”理念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以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为核心,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财经交流与合作;要利用多双边对话机制和多双边机构合作,对内推动国内体制机制创新,对外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要借助多双边财经合作资源,促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回顾参与国际财经合作工作的历程,史耀斌颇有感触。他说,促使我国国际财经合作工作顺利开展更为重要的因素在于中国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长期参与国际财经合作事务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归根结底,是祖国的发展和强大,给了我们信心、力量和智慧,进而造就了亚投行、金砖银行等新机构筹建和成立的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