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奇艺术夫妇变身“新苏州人”

02.03.2016  11:06

  艺术将陆蓉之、傅申夫妇紧紧“粘合”在一起。

  65岁的陆蓉之造型另类,花枝招展,仿佛动漫里走出的卡通人物。她的头衔同样令人眼花缭乱,挑简单的说,她是华人最早的女性艺评家及策展人、动漫美学教母、时尚达人“萌奶奶”。她第一个将英文curator明确为中文的“策展人”,自此,这一角色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举足轻重。

  而80岁的“老爷”傅申,仿佛是另一个极致。他是著名的中国艺术史学者、书画鉴定专家,被称为“唯一在世的前辈书画鉴定大家”。

  陆蓉之45岁时倒追傅申,最终结为夫妇,一时惊世骇俗。倒像是陆蓉之常讲的艺术发展史,现代对传统曾经激烈否定与批判,进入后现代,跨界融合、不分彼此。

  艺术伴侣被诚品引进江苏

  新世纪以来,陆蓉之在大陆策展无数,是年轻艺术家的偶像,但却是第一次在大陆投资开艺术馆。台湾诚品书店落户苏州,也将陆蓉之“引进”。她联手另外4名年轻女性,共同创立了“璐璐家Viki Lulu House艺术五感体验馆”。

  诚品的邀请固然是契机,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家诚品在苏州。借着这个契机,陆蓉之夫妇变成了“新苏州人”。他们在苏州金鸡湖旁买了房,正在等交付;在香山里开了工作室。在苏州,他们可以重续“文人艺术生活”。

  “我有苏州情结。”对于陆蓉之来说,苏州气质的“文人艺术生活”不是纸上的概念,而是从小的生活方式。台湾著名的“大同期”“小同期”昆曲雅集都发源于她家客厅。

  所以,她意图能在自己创立的艺术空间里重建中国式的“文人艺术生活”。第一家“璐璐家”苏州开业之后,第二家落户启东,第三家即将在常州开设。

  文人画,独特的中国艺术

  为什么要回苏州重建“文人艺术生活”,不得不说说中国的文人画历史。

  傅申说,文人画是西方没有的,只有中国有。北宋之前,都是“画家画”,至多有士大夫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到了元朝,文人画的中心就是太湖周边,苏州地区的吴派是明清以来最重要的画派。即便杭州地区的浙派,也有很多其实是属于吴派的。元四家中黄公望、倪瓒是常熟和无锡人,明四家全部与苏州有关,清初“四王”、虞山画派……苏州地区的文化积累绵绵不绝,孕育产生了伟大的画派。

  为什么中国会有文人画?因为中国古代凡是文人都要写字,书法就是中国的素描。中国人画画是没有素描的,书法临帖,临摹字形结构,就如同素描。书法写得好,提笔画兰花竹子,都不会差。

  在苏州,不能不谈“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傅申说,明四家他最喜欢沈周,这人很幽默,功夫扎实,下笔千钧。文徵明是中国画家里最长寿的,画到90岁,死的时候手里还拿着毛笔,他门生多,影响最大。而仇英影响就小,一般人说,仇英不会书法,说他签名是文徵明儿子代笔。这么好的画家写自己的名字写不好吗?傅申看过仇英给朋友的书信,言辞文雅,并非不学无术的职业画家。仇英的画一般只有一个签名,不像文徵明诗书画三绝,傅申为仇英平反,他的签名应该为自己所写。而唐伯虎是才子聪明型,常有人批评他没有书卷气。什么是书卷气?这很难描绘。

  陆蓉之抢过话头,“书卷气怎样描述,可以借助男人对女人的形容。”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女人仅仅是漂亮,还是气质好?女人的气质好,等同于书画有书卷气。

  傅申直言不喜欢大陆的流行书法,“过去文人书法都是三五好友在书房里摊开来比较比较,现在因为要办展,总是想着夺人眼球。像写大字报一样,不好好临帖,有一点点才气就要表现所谓的个人风格。”好在现在大陆的中青年书家开始回归传统,“这得益于盗版帖到处贩卖,每个人都可以临到很好的字帖。”傅申说,“我最讨厌版权。好多博物馆美术馆不让照相,这些作品都是全人类的,应该可以随便照。现在照相机也改良了,可以不用闪光灯,不会损坏作品,要允许人们拍摄下来回家慢慢欣赏讨论,这是推广。所以我最反对美术馆禁止摄影。

  活着的艺术家,就是当代艺术家

  正是如此雄厚的文化积累,让苏州的当代艺术家忧虑。外界一般认为苏州没有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家总觉得前面有座山,如何才能迈过去?

  陆蓉之闻言一下站起来,“最近腰不好,一直绑着腰带,但是讲到激动处,忍不住要站起来,我听到了让我脑袋爆炸的说法。说苏州传统多,没有当代艺术?

  陆蓉之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数十年的发展中,审美眼光、路线选择,受到西方眼光的影响,受到少数几位有影响力的收藏家、策展人的影响。现在,中国发展惊天动地。“我1971年到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1990年代到台湾生活,2000年以后经常住大陆,家人在美国,我周游世界,没有看到一个国家、民族,在短暂时间内发展如此飞速,中国人在文化上怎么能没有信心?

  “活着的艺术家,你就是当代艺术家!”陆蓉之认为,并不存在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对立,当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你用水墨、用篆刻、用油画,难道你就是死了的传统艺术家吗?你也是当代艺术家。当代艺术家一定要有反对的批判的革命的态度吗?当代艺术就是当代活着的人,创作作品反映了你的时代。

  包容和健忘,是夫妻之道

  陆蓉之和傅申可以结成世界上最高龄的“脱口秀”搭档。一个是萌奶奶,一个是老愤青,口才都一流,当然,关键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有货。还有,身体好,能做“国际飞人”。

  这对传奇夫妇的爱情故事,最让人充满好奇。陆蓉之称呼夫君为老爷,不时低声温柔给老爷作提醒,扯扯袖子让他不要侃得太远。

  陆蓉之说,自15岁起就仰慕老爷的才学,最终花了3年时间把老爷变成自家男人。“老爷渊博的文化阅历、鉴定眼光,让我非常折服。我希望家里有一个图书馆,有一个师傅,可以学习艺术。”老爷脾气很急,每当傅申发火,陆蓉之就不作声,躲得远远的。事后他不承认自己发火,好,算了,不去追着问。“夫妻相处最忌讳追着对方的小事、往事问个不停,学会健忘,就没有仇家。

  傅申则夸太太肚量大。傅申的前妻曾帮他出国、写书,两人离婚时没有小孩。前妻再嫁,有了小孩,长大后念研究所,陆蓉之让傅申寄学费资助。

  陆蓉之随处便夸自己家老爷,甚至夸追他的女人多,然后以正宫娘娘之姿说,我嫁的男生,要是没有别的女人欣赏,那我也太没有眼光了。

  本报记者王晓映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