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古所专家发现6亿年前海绵 只有米粒大(图)

10.03.2015  11:15
6亿年前的海绵化石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6亿年前的海绵化石

  世界上最古老的海绵,只有一粒米那么大。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课题组,在贵州瓮安发现了一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枚海绵化石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海绵化石标本,把海绵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向前推进了60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于今天凌晨4点,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原始海绵化石最大直径1.3毫米

  昨天,《六亿年前保存有细胞结构的海绵类实体化石》的第一作者殷宗军博士,给大家讲述了发现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的化工部找矿专家在瓮安找到了磷矿,在研究磷矿石的时候,发现了蓝藻之类的化石。之后,古生物学家跟进发掘。“我们每年都会去瓮安找化石,然后带回来再做详细的研究。”殷宗军介绍。

  5年前,殷宗军对大量的化石进行化学浸泡。“这枚6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化石,是偶然发现的,它只有米粒大小,最大直径只有1.3毫米。

   化石结构和现代海绵几乎一样

  殷宗军将这枚化石带到欧洲同步辐射实验室做了一次显微“CT”。“它太珍贵了,我们舍不得切片,因为切片就必须破坏化石标本,后面想要进一步研究就困难了。”殷宗军说,通过“CT”可以看到,这个化石有成千上万的细胞,每个细胞都保存得非常好,细胞与细胞之间发育了很多空隙。

  “细胞之间为什么会有空隙?这是漏水用的。这种结构和现代海绵几乎一样。”殷宗军说。通过观察和比较,殷宗军他们给化石验明证身:它是一枚原始海绵化石。而这一发现,比之前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海绵化石还要早6000多万年,之前公认的海绵化石是5.35亿年。

   6亿年前的动物都是“小不点

  “尽管在19世纪海绵一度被误会成植物,事实上,它是动物。海绵的生活方式很特别,它们附着在浅水区的海底,借助领细胞的鞭毛运动产生水动力,使携带有微生物的水流通过简单的水沟系统进入体内,然后由海绵腔室内壁的领细胞对水流中的微生物进行滤食以维持生命。”殷宗军说。

  海绵的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延续了6亿年。它只有米粒大,是一个古老的海绵宝宝吗?听到这个问题,朱茂炎笑了:“不一定。”他解释,现代的海绵种类多样,有的海绵个子是米级的,也有的海绵个子是毫米级的,和发现的原始海绵化石差不了多少。

  通过科学手段,朱茂炎他们发现,6亿年前的氧气含量极低,动物个头都无法变大,“直到寒武纪早期,氧气含量升高,动物的个体才逐渐长大……

  研究所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