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努力探索绿色殡葬改革之路

13.06.2016  21:57

      近日,句容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免除城区困难群体骨灰寄存费和管理费用的通知》,决定今年7月1 日起,对城区四类困难群体免除骨灰寄存费和管理费。

      近年来,句容民政局为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免除全省城乡低保等特殊困难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坚持从殡葬工作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按照“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坚持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殡葬改革工作方针,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和习俗文明化“四化”建设,努力打造生态殡葬、阳光殡葬、节俭殡葬和人文殡葬,骨灰处理方式日益多样化,骨灰撒散、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方式逐步深入人心。为革除丧葬陋俗、破除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的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遗体火化率连续10年保持100%,生态葬法覆盖率达20%以上。

      一是政策上积极引导。2014年,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我市城区居民文明办丧给予补助的通知》,补助对象由21个城区居委会户籍人员扩大到全市户籍人员。全市范围内的死亡人员,只要在市殡仪馆守灵房办理守灵的,每户补助1000元。2015年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通知》,对句容市户籍人员死亡,在本市殡仪馆办理火化事宜的,免除1150元火化基本服务费用,实现惠民殡葬普惠制。对不保留骨灰,采取撒江、撒海方式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对遗体捐献者,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今年7月1 日起,对城区四类困难群体在长龙山公墓骨灰存放墙存放骨灰的,免除寄存费和管理费。

      二是设施上切实保障。从1996年起,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墓地30处、总面积500亩。所有公益性墓地建设均以乡镇为主体,实行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在公墓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环保生态理念,墓碑安放形式上尽量平卧,绿化要求树种多样化,使墓地达到生态化、园林化的标准,以较低的丧葬成本,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群众主动将亲人骨灰安葬到公益性墓地。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市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分步解决了农村公益性墓地、骨灰寄存室、骨灰存放墙等硬件设施的基本建设费用。相继建成了长龙山公墓骨灰存放墙、镇村骨灰存放室、生态墓地、守灵房等绿色殡葬设施。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生态墓地1个、骨灰存放室5个、骨灰存放墙1个,其中示范生态墓地1个,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墓地绿化率保持在40%以上。

      三是管理上严格规范。为解决过去乱埋乱葬,特别是村民私自接收外来墓葬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严格查处公益性公墓非法经营行为,做到发现一例、处罚一例,不留后患。

      四是要求上党员带头。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印发了《句容市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宣传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落实殡改政策、带头火化亲属遗体、带头实施绿色殡葬,对阻挠、破坏殡葬改革的人和事严格追责,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