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期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培训班在淮安市图书馆成功举办

28.12.2016  18:36

  12月19日—23日,由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淮安市图书馆承办的第十八期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培训班在淮安市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二十多位学员和金陵科技学院的十五名古籍保护志愿者参与此次培训。南京图书馆副馆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全勤,淮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许长坡,淮安市图书馆馆长吴珩出席了开班典礼。

  开班典礼上,许长坡致欢迎词,他介绍了淮安地方特色和淮安市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淮安市一直大力发展公共图书事业,致力于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图书馆。古籍整理与利用作为关键性工作,将在省中心的关心支持和兄弟馆的协力帮助下正式启动,他代表淮安馆对此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全勤发表讲话,淮安馆藏古籍丰富,仅存初编目录,省中心以培训为契机,指导学员们按照国家标准和普查平台著录要求清点古籍、整理数据,协助淮安馆摸清家底,尽快完成古籍普查的任务。会上,金陵科技学院志愿者代表发言,从古籍保护的意义和自身的收获两方面,表达了为古籍保护事业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全勤代表省古籍保护中心为古籍保护志愿者授旗,并为十二月上旬参加宜兴市图书馆和南京市鼓楼区图书馆古籍普查的古籍保护志愿者颁发证书。

  此次培训为期四天,主要是把古籍普查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除基础编目知识和古籍网络资源的利用等理论课外,着重于编目实践。学员和古籍保护志愿者们积极性很高,在省古保中心精心组织协调下,仅用四天时间就完成了淮安市图书馆700多部古籍的普查。

  省中心在培训期间,不断地推动周边古籍收藏单位的普查。淮安周边古籍藏量少的单位都派员参加了培训,其中涟水县图书馆、淮阴区图书馆专门将馆藏古籍送到培训班,省中心老师指导他们进行分类、编目、保管利用。

  此次培训是省古保中心全年培训计划的最后一场,是继宜兴市之后又一次将培训场地设置在南京之外的地方馆。近年来,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根据普查进度和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培训形式,逐渐从理论培训向实践操作转变。继续深化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省中心组织安排,当地古籍收藏单位配合承办,其他收藏单位或志愿者协同参与。该模式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各单位和古籍从业人员的欢迎,未来将继续开展相关类型的培训,为古籍保护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南京图书馆)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