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闺房搬到南博展厅

31.07.2015  11:15

  奉天诰命金凤冠

  王妃束腰金带头

  青花花卉纹女式瓷虎子

  古代女子的鞋

  

  历史的长卷似乎总是由男人来书写,而8月11日即将在南京博物院展厅拉开的“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却专门以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为主题,设计了这样一个展览。据了解,共230件展品,既有后宫妃嫔们的奢华用品,也有寻常女子的日用品等,另还有若干与女性相关的书画作品。展期至10月底。

  闺房搬到展厅里来

  昨天,记者来到南京博物院特展馆二楼展厅,现场正在进行布置,部分文物已入橱窗。负责展览设计的张小帆昨天告诉记者,本次展览,从策展人到具体的文物挑选、展览布置、编撰图册等每个环节步骤,全部都是由女性完成,开幕当天,还会有个女性雅集,“本次以女性为题材的主题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形塑女性,比如不同朝代的女俑;二是女仕日常,就是古代女子的起居日用品;三是才媛集艺,古代女子的书画、女红等;四是笔端容功,指的是古代男性笔下描摹的女性形象。”而在具体的文物选择上,据介绍,展品中既有御赐妃子的金册、诰命夫人的冠戴,也有民间普通女性使用的脸盆架、纺织机、花轿等日常用具。

  昨天,记者进入展厅时,注意到左手边有几扇门,然而是被固定的,无法推开。张小帆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设计:“门里边,将会被布置成一个女子的闺房,里面有织布机、花轿等。一进来时,会误以为是门,试图打开,然而,你一定要转到展厅里面来,最后兜一圈才能进入到闺房里看个究竟。

  国内首个古代女性文物大展

  记者了解到,即将拉开帷幕的本次大展,是国内首个古代女性文物大展,很多南博的馆藏文物,都是从未对外展览过。这其中,就包括近年来从大云山汉代江都王妃子墓中出土的多件精美文物。有一件王妃用过的陶制杯子,极具时尚气息,形状与现代的马克杯无二,而上面的纹饰很精美。不过,这件展品昨天未亮相,记者只在图册上找到了它的踪影。但另一件银代钩,已被放入展柜中。《温·婉——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大展》一书的责任编辑费明燕告诉记者,“虽然这只是一件银代钩,但很精巧,此器既能沿中轴对半将一钩分为大小均等的二钩,也可以利用钩首、尾两端处突出的铆钉扣合成一,而且分合的钩身内面,铸有‘长毋相忘’四字吉愿语,一侧阳文,另一侧为阴文,两钩扣合文字便隐匿不见。南博里卖得很火的‘长毋相忘’胶带,就出自这个文物。”这四个字,也当真是古代妃子们的一种深藏心底却难以得到的愿望了。

  青花瓷女用夜壶亮相

  在昨天的展厅里,一件文物引起了大家的猜测,这件青花瓷的文物,看起来形状大小,有点像现代熨斗,但上方有个类似托盘一样的构件。而张小帆为大家揭开了谜底,这是一件女用夜壶!在文物展览中,男用的“虎子”可以说是稀松平常,但女用的少之又少。张小帆告诉记者,这件青花瓷的女用夜壶,是南迁文物,“是清宫内廷里的用品。

  昨天的展厅内,一顶花轿特别惹眼,喜庆绚丽。据专家介绍,轿子原名“”,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到了唐朝,肩舆除了帝妃乘坐外,妇女和老弱的官员也能享用。宋代轿子则日益普及,已经渗透到民间,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代步工具。把轿子运用到娶亲上,也是始于宋代,花轿娶亲遂成民俗。普通人娶亲用的一般是两人抬的花轿,富贵之户常用四人抬的大花轿,轿子的装扮与两人抬的相差无异。而八人抬的娶亲大花轿,即官宦显达之家的明媒正娶,由夫家抬轿去女家迎娶新娘。现场展示的这顶花轿是四人抬轿子,罩轿子的帷幔选用水绿色绸,绣有富贵花卉、和合二仙、菩萨送子等吉祥图案,轿子两侧缀以大红色吉祥穗子一排,以烘托热闹喜庆气氛。记者另外了解到,本次展品中还有不少女性画家的作品,其中有其父、兄皆为画家的,自己甚至会为父兄代笔;也有秦淮名妓所作。记者仲敏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金琎摄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