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统考变选考:除数语外,不分文理任选3门计入总分

17.12.2014  10:48

  这任选的3门并不具体打分,而是按等级计入高考成绩;同时为每位高中生

  建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在考生分数相当时“挑人”用

一张表速读高考新规

  新华报业网讯  高中阶段所有科目都将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其中三门计入高考成绩。继教育部9月份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后,昨天又公布配套方案——“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考生可根据兴趣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6门课中任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以等级方式计入高考成绩,其他科目只分合格与不合格。专家分析认为,该方案最大亮点是对于考生来说,能真正根据自己兴趣选择选考科目,一定程度上减负。不过,对于中学排课及高校录取来说,是一次全新挑战。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将在此基础上制定方案,并在明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   新政解读

  1

  考试科目选择更自由:

  选考科目变3门,文理打通,可达20种“组合

  【新政】在这次《意见》中,《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解读】3门选考这也意味着,未来高考将成为“3+3”模式,而且完全实现了文理打通。“目前江苏高考方案选修科目有2门,并且理科必选物理,文科必选历史,而新的方案选考是3门,而且在选考时不再设限,那形成的‘组合’就更多,算下来要有20种。”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分析说,充分赋予学生考试的选择权是此次考试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