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连出“组合拳”稳增长 输血实体经济意图明显

28.05.2015  15:48
            27日,在《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中,发改委明确,对于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级、或由资信状况良好的担保公司(主体评级在AA+及以上)提供第三方担保、或使用有效资产进行抵质押担保使债项级别达到AA+及以上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六大领域消费工程项目融资,不受发债企业数量指标的限制。   在稳增长“项目清单”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关于当前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意见》(下称《意见》)。仅此一项就包括八方面内容,三十条措施。如要积极推进三大战略重大项目,包括:“一带一路”交通走廊,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同时,加快建设中西部(含东北)交通重大项目。   《意见》还强调,要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合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积极发展现代有轨电车;鼓励开行市郊快铁,年内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等铁路客运枢纽,增加市域(郊)快铁开行对数;研究建设货运机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全面推进交通智能化,实施交通“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区域“一卡通”工程;改造升级运输装备。   发改委昨日一口气发布的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文件,既有诸如交通运输建设的稳增长“项目清单”,又有“放松城投企业债审批”等促改革的配套政策,“双轮驱动”意图尽显。   区域经济引领“铁公基”项目   改革与稳增长是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主要任务。此次发改委一口气发布的多个文件,除《意见》外,还发布了《关于开展物流园区示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等等。   这其中,《意见》最为引人瞩目,其特点是从区域经济引擎入手,引领“铁公基”项目落地,即“加快实施交通重大项目,支撑国家重大战略”。   具体来看,包括:“一带一路”交通走廊,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同时,加快建设中西部(含东北)交通重大项目、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等。   “发改委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充实和完善政策工具箱。政策预研和储备都比较充分,还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只要应对得当,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仰哲说。   而在记者看来,三大战略重大项目每一个都相当有“含金量”。   以“一带一路”交通走廊为例,《意见》提出“推进中老泰、中蒙、中俄、中巴、中吉乌、中哈、中塔阿伊、中印、中越等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俄、中哈油气管道。依托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福建为核心区,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舟山、福州、厦门、深圳等沿海港口为节点,构建对内连接综合运输大通道、对外辐射全球的海上丝绸之路走廊。建设环绕我国大陆的沿边沿海普通国道,研究建设沿边铁路,研究琼州海峡、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   再如,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意见》提出: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推进北京至霸州铁路、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快线等配套工程;建设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天津至石家庄、天津至承德铁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开工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改造普通国道“瓶颈路段”。   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向记者表示,自去年底以来,决策层就在稳增长项目上做了“储备”,而5月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就是“稳增长”。   公共财政不再包揽   近期,一批涉及面广、投资额大、综合效益强的新的重大工程包陆续推出。此轮投资坚持有效投资的大方向,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深挖项目综合效益,不仅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更是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密集批复一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高速铁路建设项目,预计投资总额将超过4500亿元。这是继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上千亿元投资项目之后,再次推出上千亿元的重大工程包。   专家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密集批复一系列投资项目,旨在发挥好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既为经济社会发展补短板,也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抓手。   在此次多个建设项目规划的批复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投资项目的部分资本金来自公共财政,但比例一般不超过50%;资本金以外的项目投资资金,则由地方通过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有关专家指出,这意味着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公共财政不再“大包大揽”,而是要加快拓展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实现资金筹措多元化,既帮助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也为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打开方便之门。   在众多资金筹措的渠道来源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被寄予了厚望。不过,不久前一家民间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自2014年9月国办发布《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清理处置办法》以来,34个省市区地方政府推出了总额约1.6万亿元的PPP项目,到目前真正签约的约2100亿元,实际签约率为13%,仅占总额八分之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有关负责人回应称,由于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社会资本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着不少担心和顾虑。要真正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和积极性,使其有兴趣、敢投入、愿意投入,仍然需要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并将一些现金流比较充裕又有稳定回报预期的好项目拿出来,让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   促改革稳增长还有“组合拳”   “进入二季度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陆续召开了三次新闻发布会,既有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又有探讨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安排;还有推进特许经营立法和药品价格改革等具体领域的改革措施,这些都对宏观经济起到积极影响。”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一位专家向上证报记者表示,改革与稳增长齐头并进,一系列的举措浮出水面之后,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组合拳”。   事实上,就在《意见》出台前一天,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公开发布PPP推介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1.97万亿元,涵盖水利、市政、交通、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所有项目均明确所在地、行业、建设内容及规模、政府参与方式、拟采用的PPP模式、联系方式等信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及运营。   再者,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债券在促投资、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支持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融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改委还发布《关于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融资功能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通知》。就在该通知发布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召开了促投资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要求各地把促投资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狠抓政策落实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重中之重,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切实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单从稳增长角度来看,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发改委已陆续推出“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领域消费工程”。前者涉及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健康与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和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后者包括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消费等。   记者从权威渠道证实,接下来发改委还会推出“新一批工程包”,除了包含城市轨道建设、现代物流之外,还有新兴产业等,在“稳增长”之外,更着眼于“调结构、惠民生”。   实际上,这一思路在《意见》中也有体现,即为“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意见》提出,合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鼓励开行市郊快铁、研究建设货运机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同时配建电动汽车充电位)、全面推进交通智能化等等。其中,在智能交通层面,《意见》提出,实施交通“互联网+”行动计划,研究建设新一代交通控制网工程。建设多层次综合交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票务平台、大数据中心,逐步实现综合交通服务互联网化。实施区域“一卡通”工程,建立交通基础设施联网监控系统,加快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联网收费系统(ETC)建设。   “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改委也已经做了相当多的调研工作,接下来应该会有好戏看。”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专家向上证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