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8.01.2018  09:44

  (2018年1月27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大会提出的《关于江苏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江苏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各代表团进行了审查。大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在省十二届人大财经委初审的基础上,根据代表们的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17年,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两聚一高”新实践,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展开新布局,民生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面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同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任务艰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投资结构有待继续优化;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财政收支压力仍然存在。对此,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努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审查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作了优化,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符合省情实际,目标设置积极稳妥,工作措施切实可行。建议本次会议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江苏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江苏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整体性、系统性谋划,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为此,审查委员会建议:

  一、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扩大有效供给,增强经济发展质量优势。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向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高端迈进,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标准建设水平,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成长。分类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国际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产权保护法治化建设,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优化投资结构,更好发挥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二、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抓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及时出台差别化的发展政策,引导各功能区域明晰发展目标、建设路径和重点抓手,加速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全面增强城镇综合竞争实力,努力促进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落地见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三、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突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促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效。完善科技投入机制,鼓励引导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全面打通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通道,确保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维护金融稳定,继续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投融资体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更大程度上释放制度生产力。进一步系统谋划我省参与新时代“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更高水平构建南北协调、东西互通的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开放新格局。大力推进外贸“优进优出”,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与贸易主体结构优化,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塑造竞争新优势。促进对外投资安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扩大服务业开放,引进功能性机构,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开发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更高水平构建开放平台。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与周边省市在创新发展、改革开放等领域加强协作,实现共建共享。

  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高度关注政府性债务风险,特别要预防和处置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完善我省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有序化解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稳妥做好民间融资风险事件处置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等手段,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分类调控,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动高层人才创新创业,统筹做好去产能企业职工等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健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富民增收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与生产率提高同步。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加快发展民生社会事业,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按照省定新一轮脱贫标准,积极利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努力增强贫困群体脱贫的内生动力,筑牢保障救助底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扎实抓好污染防治,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使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好。

  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

  2018年1月27日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