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5年互联网发展报告发布 触网逐年低龄化 宽带资费降一半

16.05.2016  23:37

  12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5年江苏省宽带发展水平报告》《2015年度江苏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等系列报告显示,江苏目前整体固定宽带接入速率达10.61Mbps,居全国第二;去年全省固定宽带、移动宽带资费平均降幅超50%,“提速降费”仍是今年重点工作。


  初次上网平均年龄仅7.5岁


  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透露,江苏光缆线路总长度、互联网省际出口宽带、移动电话基站数、宽带用户数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截至去年底,全省光纤到户覆盖家庭3217万户,4G基站建成站点超13万个,全省所有地市、县城主要城区实现全覆盖。江苏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截至去年底达4416万人。全省13个省辖市中,有9个市互联网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江苏青少年初次接触互联网的平均年龄为7.5岁,而在2013年,这个数字是9.2岁,2014年是8.2岁,上网呈现逐年低龄化的势头。“6岁之前”接触互联网的江苏青少年比例超三成。此外,使用手机上网频率不断增加,保持“每天都上网”的青少年比例达56.6%。


  宽带资费一年下降50%


  对于全民关注的“提速降费”,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表示,至今年3月底,江苏固定宽带用户8M以上占82.1%、20M以上占44.3%,整体平均水平达10.61M。全省整体固定宽带接入速率10.61Mbps,全国第二;视频下载速率达6.31Mbps,全国第三。无锡、苏州、宿迁、南京等市先后建成高标准的“全光网城市”,满足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光接入需求。


  去年江苏固定宽带、移动宽带资费平均降幅超50%。“去年全省宽带、移动宽带业务总量同比增33.5%,业务收入仅增1.3%”,苏少林认为这从侧面说明电信企业的提速降费力度大。为了切实“降费”,针对流量“偷跑”现象,江苏今年启动以手机流量为重点的电信计费检测贯标及督查,手机用户可以像查话费、短信费一样查手机流量费,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去年被电信诈骗至少20亿元


  网络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频发。去年,省内被境外主机通过僵尸木马控制的事件达2亿多起。移动端APP安全漏洞也呈爆发式增长,省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去年全省共发生安卓平台感染事件达12亿余起。


  网络安全导致用户信息、钱财受损严重。苏少林说,去年4月某平台曝出全国19个省份卫生和社保系统存在高危漏洞,我省某公积金管理中心也在其中,共2510个单位10余万公务员的姓名、身份证、公积金信息可能被泄露。“用户信息泄露一般都有黑色地下产业链参与,被窃取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兜售,购买者则利用其进行诈骗、推销、攻击等,危害用户合法权益。”更令人揪心的是,“去年,江苏有关通信网络诈骗的立案案件达12万件,诈骗金额超过20亿元。”苏少林透露。


  面对网络安全挑战,我省持续开展互联网的安全事件专项处置行动和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等专项打击行动。省通管局与公安、安全部门正在联手加强科技拦截手段。4月,江苏拦截境内外各类诈骗电话24.3万余次。苏少林建议,遇到诈骗或骚扰电话,可拨打01012321电话或上网举报。如果遇到财产损失,直接拨打110报警。使用手机、PC的同时,应多一份安全意识。手机杀毒软件须从正规商店下载,不扫描安全性未知的二维码,不点击安全性未知的短信、彩信、朋友圈链接,不要在免费WiFi环境下移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