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召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会议

13.02.2015  10:37
    2月12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     图为省委书记罗志军为授予201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齐康院士、徐芑南院士颁奖。
    2月12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暨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抓住用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机遇,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在会上分别讲话。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定之出席会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同意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主持大会。
    万钢代表科技部对江苏57项成果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对苏南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表示祝贺。他指出,新常态下,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抓手。在推动创新上,战略布局要从“小局”向“大局”转变,切实增强创新在发展大局中的核心关键作用;依托力量要从“小众”向“大众”转变,形成全社会创新竞相涌流的新局面;资源配置要从“小投入”向“大投入”转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衔接。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创新大省,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和强大的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已成为我国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行者,江苏要把自己置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置身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战略中,置身于抢占新赛场、形成新规则的大形势中,顺势而为,争取更大成绩。
    万钢强调,苏南是我国科教资源最丰富、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国务院批准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苏南发展的肯定,也是新期望,是江苏改革创新面临的新机遇,也是江苏为全国创新发展探路的新使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举好第一个“城市群联合创新”的旗帜,积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探索新体制机制和新模式,为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成功范例和鲜活经验。
    万钢表示,科技部将一如既往支持江苏的创新驱动发展,支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希望江苏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做好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衔接,做好与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衔接,做好新常态下新兴产业和新创新模式的承接,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作出新的改革表率,努力把苏南示范区建成为创新发展引领区、深化改革试验区、区域一体化先行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
    罗志军在讲话中全面阐述了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思路,对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同时联系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阐述了落后就要挨打、最根本的落后是科技落后的深刻道理,要求江苏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为江苏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我们实现目标任务指出了根本路径,为我省新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增添了强大动力。我们要以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罗志军强调,建设新江苏,实现经济强,不仅要看规模总量,更要看科技含量。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推进“两个率先”,重要方面是科技改革创新,必须只争朝夕、抓出实效。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发展,“十二五”以来,我省率先提出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型省份建设实现重要跃升。但也要清醒看到,与转型发展的紧迫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我省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和创新体系建设仍有差距。当前,江苏进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性阶段,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牢牢把握“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目标定位,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总抓手,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适合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力争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经济发展质态显著优化,科技促进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创新指标力争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全球有影响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罗志军指出,要紧扣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推进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大突破,从整体上提升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要毫不含糊地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中之重的任务,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要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打造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要不断提高科技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善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注重借鉴各国发展科技的先进经验,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我省科技创新能力。
    罗志军指出,国务院批复设立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创新驱动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把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建设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核心内容和重大任务,充分发挥苏南科技人才优势和开发开放优势,积极探索示范区建设新路子,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贡献。目标定位上,要聚焦“三区一高地”,即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战略步骤上,要统筹“三个层面”,全力以赴建设一流高新区,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区域整体创新优势。保障措施上,要集成“三方合力”,加强对上沟通对接,做好政策落实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支持。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整体谋划,优化整合相关资金,加大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苏南五市及各国家高新区也要建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细化完善配套措施,制定具体推进方案,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有力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
    罗志军强调,谋划“十三五”发展,科技规划必须先行一步。要对照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最新要求,找准薄弱环节,完善思路举措,加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力度,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要面向我省未来发展,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抓紧研究提出丰富拓展科技创新工程总体方案,明确实施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任务布局,确定创新型省份建设决胜阶段的战略部署,为我省“十三五”科技改革发展打好基础。在深入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进程中,要特别重视遵循规律、多措并举,构建科学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要抓好政策落地生效,切实解决科技创新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问题和“孤岛”现象。要强化法规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多用法治思维和手段支持全社会的创新实践。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发扬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开放包容、崇尚竞争的创新精神,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李学勇在讲话中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面对“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使命和任务,我们深感,创新驱动是建设新江苏的强大动力,转型升级是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举,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更加突出发展动力机制的转换,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要坚持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
    李学勇指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要以强化主体地位为着力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二要以提质增效升级为目标,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三要以增加源头供给为重点,推动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开发;四要以优化创新布局为基础,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五要以集聚和用好人才为关键,突出创新人才的驱动作用;六要以满足创新需求为导向,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一要着力完善市场化的激励创新机制,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二要着力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切实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易、维权难问题;三要着力完善鼓励创新的利益导向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四要着力完善政府科技管理机制,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李学勇强调,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苏南乃至全省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不仅是苏南的重大机遇,也是全省的重大机遇。要把握“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集成推进示范区建设。一要加快转换发展动力机制,坚持把高新区作为着力点,使示范区成为创新高地,促进苏南城市群及更大区域的创新驱动,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二要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三要坚持整体联动、特色发展,着力在“统筹”和“特色”上下功夫,构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
    李学勇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创新要实”的要求,切实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领导干部要务实,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带头人和行家里手。理念思路要求实,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政策举措要扎实,既落实好已有政策,又结合实际创新政策举措。工作责任要落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确保顺利推进。
    会议隆重表彰了201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授予齐康院士、徐芑南院士201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负责人、在宁两院院士等参加会议。各市、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