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凤凰涅槃的勇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 苏州用制度红利开创新未来

24.11.2015  16:57
以凤凰涅槃的勇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 苏州用制度红利开创新未来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中国江苏网11月24日讯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脚踏实地打开新局面,当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先行军排头兵?近年来,苏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使发展成效更优、群众认可度更高,争取早日将总书记为江苏勾画的美好蓝图率先变为现实。

  “不主动转型,就会被动出局”

  主动作为,是苏州的一贯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抓住几次重要发展机遇,迅速跃升为全国第七大城市经济体,目前工业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全国大中城市第6位,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准,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高附加值产品还不多,产业仍处价值链中低端,未从根本上解决大而不强等问题;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外来人口激增,常住人口已达1000多万,社会管理面临突出矛盾;目前全市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28%,能源消耗中原煤占比高达40%,再依赖原有路径,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等众多制约因素将日趋弱化苏州曾经拥有的比较优势。“现在不主动转型,将来就会被动出局!”决策层充分意识到,要想在“十三五”以及更长时间内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以“凤凰涅槃”的勇气自觉加速转型、全面转型!

  苏州是“东方水城”“江南水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才协调。今年4月,苏州牵头江南13个古镇联合申遗,保护传承水乡文化;5月,《关于加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苏州历史上首次就“古城保护”出台专门文件。这些举措拉开了苏州城乡一体化全面转型发展的大幕。

  各显神通,优化转型升级新路径

  今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州市政府签署了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科技自主创新、智慧城市和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

  “互联网+”,给苏州制造业拓展开提档升级的广阔空间。苏州市副市长徐美健说:“转型升级不是转行升级,制造业是苏州的最大优势所在,不能丢弃,但在具体办法上大家各显神通。”

  智能化为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插上了另一个翅膀。走进纺织业重镇吴江盛泽,京奕纺织公司采用生物原材料木浆纺丝,还用上了智能化机器人,20万锭的产量,传统工艺需要5000个工人,现在只需200人。一大批“黑灯工厂”车间里,智能化机器代替了工人,企业勉力迈向产业链中高端。现在,盛泽已成为世界时尚面料之都,三分之一面料出口欧美。

  昆山则推出六年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让制造业“老树开花”“插柳成荫”“腾笼换鸟”;常熟启动“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培育行业“隐形冠军”……制造业转型已成燎原之势,与此同时,苏州还把文创、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升级重要方向,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苏州市旅游局长朱国强说,苏州旅游总收入居全国第七,但附加值低,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不强。今年,随着阿玛尼香水在拙政园发布,苏州“园林会奖”品牌逐渐打响,“会奖旅游”成为该市旅游优化升级的突破口。不久前,《关于促进苏州市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成为旅游业创新业态的行动纲领。

  今年上半年,苏州经济总量同比增长7.2%,处于预期之内,但内涵越来越“亮”: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717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近半壁江山;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2.7亿元,同比增长8.6%。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2915亿元,虽然同比下降4.1%,但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腾笼换鸟步伐加快,上半年关停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492家。

  建设“制度红利”,锻造持续发展新未来

  10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这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乃至苏州将面临如何进一步以全球化视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创新的新考验。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须充分激发创新主引擎作用。苏州决策层认为,过去苏州之所以成为外资高地,靠的是由政策、服务等元素构成的一整套体制机制,而今天,原有区位、资源和人口等优势正在衰减,要让创新创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必须从“制度供给”方面做文章。而最大的“制度红利”就是良好的法治环境,只有让法治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打造一个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创新环境,才能开创崭新的未来。

  实际上,法治建设已经成为苏州推进“制度供给”的核心工作。去年底,苏州专门出台“全面推进法治苏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意在让法治真正融入普通苏州人的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苏州市长周乃翔认为,通过推进法治建设,厘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

  为创新营造新的“制度红利”,苏州的抓手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在新起点上提振发展精气神。7月20日,苏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的意见》,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出号令。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努力让法治成为苏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苏州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苏州文化精神的重要特色、社会善治的重要依托,为当好“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先行军排头兵提供强有力保障。

  本报记者高 坡李仲勋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