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先锋刘峰的“反贪经”

12.03.2015  17:19

 

 

  经过八年历练,刘峰已成长为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的一名反贪骨干,如今已是主任检察官的他,继续带领着自己的办案组奋战在反贪一线。

  八年多来,刘峰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获得嘉奖三次,被江苏省检察院反贪局评定为苏州地区唯一的工程建设领域侦查人才。2014年,他主办的一起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工作指导》收录,办案经验向全国反贪部门推广。 

  2006年,南昌大学法学院苦读四年后,刘峰以荣获“优秀毕业生”称号,为学习生涯画了一个逗号。他没有想到,自己将在吴江区检察院反贪局继续“苦读”。入院之初,现为反贪局局长的戚启蒙就告诫他要做好“至少苦修五年”的准备。 

  现在回味,刘峰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明白法律和反贪专业知识,与实际做好反贪工作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想要填补融合这一距离,非经多年潜心研习和实战历练,以及拥有一点必要的天分不可。 

  刘峰酷爱历史,对于战争史更是情有独钟。遍览古今,刘峰的感悟是“战神”之所以能众横捭阖,全在于握机,正所谓“能因敌之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八年多来,他的这一感悟也已逐渐内化。 

  反贪局管辖的罪名,虽然只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十二种。但审讯室里,刘峰面对的嫌疑人,却形形色色。用他借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一句名言,就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工作中,刘峰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一切都围绕一个“”字。他觉得,不管经验有多丰富,办案时必须根据实际,有时需“动于九天之上”,有时却又要“藏于九地之下”。八年多来,刘峰共主办职务犯罪案件32件33人,参与办案120件126人。这些案件中,有的案情蜿蜒曲折,有的又峰回路转,个中滋味,或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深刻体会。 

  作为一个反贪人,注定会有更多的机会成本,每多加班一分钟,就意味着对妻女的陪伴减少一分钟。作为父亲,他也渴望在人生之初就给女儿留下更多回忆。但“反贪”两个字对自己有更多含义,对他来说这是一项使命;对社会来说,则是一种期许。 

  吴江的反贪工作多年来名列苏州市前茅,不仅在于一个敢打、善打硬仗的团队,也在于一个个“刘峰”经年累月的付出,平均算下来,每年有90余个夜晚,他们的身影都始终不离审讯室。 

  其实,在刘峰眼里,他的反贪之路也有“最后一公里”,那就是如何从“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升华,也许这很艰难,或许最终都难以实现。但他已下定决心,“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