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一出生哥哥就休克 爷爷奶奶轮流守医院

29.12.2014  18:24

  

  双胞胎降临,本是大喜事,却给福清渔溪的这一家人带来人生波折——哥哥屡次呼吸暂停,医生至今仍无法确定病因。全家人为筹钱发愁的同时,更为找治疗良方心急。

  昨日上午10点,何玉香把脸贴在省立医院心血管病综合大楼ICU病房门上,透过一个玻璃小窗口往里看(如图)。

  她刚出生100多天的孙子陈允翔躺在里面的3号病床上。由于早产,小允翔几度病危,目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因无法确诊病因,小允翔的治疗陷入困境。“我每天大多时间都是在这里看,虽然看不到我的孙子,可只要看到医生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就踏实了。”何玉香说。

    双胞胎一出生哥哥就休克

  9月9日,对家住福清渔溪镇后朋村,42岁的何玉香来说,本是一个大喜日子,儿媳在省妇幼保健院生下一对双胞胎。然而,由于比预产期提前8周多时间出生,哥哥陈允翔一出生就没了呼吸,还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伴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新生儿休克等症状。刚出产房,就被送进保温箱。

  直到出生第42天,孩子被转到省立医院,全家人才第一次见到小允翔。经过一周观察,小允翔完成了房间隔缺省和室间隔缺省的修补手术。

  术后的小允翔似乎一切恢复正常,不久便由ICU病房转到普通病房。守在旁边的爷爷奶奶都期盼着小允翔能早日康复,见见未谋面的弟弟,吃上一口妈妈的乳汁。

   花了30万元治疗未见好转

  然而,小允翔的一次呼吸突然暂停,让全家人的希望又落了空。虽然经过抢救,他又恢复了呼吸,但类似的情况,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每当情况好转,摘下呼吸机,又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

  12月12日,小允翔的呼吸、心跳都出现了暂停。抢救过来的小允翔又被送进ICU,直到昨天,都没有出来。“医生初步判断是肺部发育不完整或器官畸形导致的,但都没有确诊。”何玉香说,由于无法确定病因,即使经过14天的药物治疗,小允翔的呼吸功能还是没有改善,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ICU病房玻璃窗内,小允翔正安静地躺在婴儿辐射保暖台上,睁着一双大眼睛,和普通孩子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认识这个世界。

  自小允翔住进ICU,奶奶和爷爷轮流守在医院里,片刻不敢离开。每天何玉香都要通过手机,将小允翔的情况,告诉远在印尼打工的儿子和在老家照顾孙子的儿媳。

  “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告诉他们,允翔一天天好了,过几天就能出院回家。”何玉香眼含泪水,搓揉着手上刚打印的费用清单。小允翔出生不到4个月,他们就已花费近30万元,全是四处奔波借来的,孩子爸爸为了赚到更多医疗费,在孩子满月后就出国打工。“如果有办法,就算倾尽所有也要试一试。

  然而,与经济压力相比,全家人承受更多的,是心理压力。新生儿血管太细,医生不得不从小允翔脖子处的大动脉给药。“医生说这样危险很大,但没有办法,我也只好同意了。”她记不清自己签署多少次医疗同意书,而每一次签署,对于她来说,都像是一场“赌博”。

         家人急盼救命良方

  “他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我们,好像知道我们是他的亲人。”何玉香说,第一次见到小允翔后,他的眼神天天都浮现在脑海里。虽然不断有人劝他们放弃治疗,但就是这一眼,坚定了家人继续为小允翔治疗的决心。“我们都希望小允翔能挺过难关,不要让弟弟落单。

  省立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谢琦告诉记者,小允翔的呼吸功能不好,原本以为心脏修补手术成功后能改善,不料在术后又出现了呼吸暂停的症状。对此,省立医院新生儿科医生判断,可能是先天性肺部发育不良导致。尽管省立医院积极组织会诊,但省内专家“情况少见,无法明确病因”的回答,让小允翔的未来更加令人担忧。(见习记者林晗莫思予/文 记者叶义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