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擎,为经济中高端发展加油

08.03.2015  16:4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入政府施政报告    

  两会观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江苏作为全国经济的重要板块,该如何打造“双引擎”?

  “三驾马车”变“双引擎”,

  新常态催生新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周学东认为,以往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谈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今年转向“双引擎”,是务实的提法,“外贸增速下滑,短期难对经济有大贡献”。

  最近,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在全省调查了2600户城镇居民,研究互联网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八成居民经常使用互联网支付工具,广泛依托互联网开展金融投资。”周学东介绍,以互联网销售的基金产品“余额宝”为例,不仅能获得明显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还具有方便快捷、低投资门槛、流动性强等优势。“余额宝”推出后,互联网基金产品、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经济一大亮点。

  “互联网+金融”只是新常态下的缩影。“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全国人大代表、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对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点赞,“中央不断地做‘减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降低大众创业门槛,让草根企业轻装前行”。

  宿迁市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全市网店数达3.1万家,从业人口28万,平均下来,全市每190个人就有1家网店,每20个人就有1个吃网店饭。这样的比例居全省前列,非常契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网络时代地球是平的,产业梯次发展、后发地区只能依靠先发地区转移辐射的发展模式正被打破。”魏国强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新现象——经济新常态正在催生创新创业的新红利。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国人大代表、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分析说,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发挥人的智慧,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目前政府支持创新的方式主要是直接选择企业的研发和建设项目,实行点对点资助。”他建议,政府要更多地制定普惠政策。

   补公共服务短板,

  惠民生更能扩内需

  “以往政府工作报告都讲加大固定资产有效投入,今年改为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理念发生了变化。”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曾在江苏工作多年,他说,一定程度上讲,我们正处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的时代,主要原因是欠账太多,“过去多年经济发展‘一手硬’,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将大部分资源投到制造业领域”。

  江苏境内虽有两条高铁,但长江以北8个省辖市的铁路覆盖密度并不高,百姓出行多有不便。“今年全省在建和新开工项目8个,大部分在江北。”全国政协委员、省交通厅厅长游庆仲透露,这几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积极呼吁加快建设徐连客专,我们正在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力争列入“十三五”建设规划。

  政府不再唱“独角戏”,

  更多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公共产品和服务有很强的外部性,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的干预,或者直接投资,或出台政策引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往往将公益性与公有性画等号,把门槛搞得很高、篱笆扎得很紧。”于学军说,“政府把公共产品和服务拽在手上,也把责任压在了头上,往往有心无力、进展缓慢,或自定开发、滋生腐败,百姓意见很大。

  如何破解这个问题?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其实现在是比较好的时机,改革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体制。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分析说,“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速也在放缓,政府举债又更加严格规范,民生服务的硬支出却在增加,政府想大包大揽不可持续,也不太现实”。“要主动把一些现金流比较充裕,又有稳定回报预期的好项目拿出来,让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刘志彪建议,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要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同时,要完善价格改革等配套措施,比如高铁定价由国家发改委掌握,民间资本看不到盈利前景的情况下不会积极参与铁路投资。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伟 沈峥嵘

原标题: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