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农业部门指导棉农及时采摘黄桃烂铃努力降低植棉灾损

26.10.2016  18:34
        当前,长江、黄淮流域棉区因为尚未受到寒流影响,棉花大多还是青枝绿叶,花果满枝,整个植株叶硕丰密而沉重,一些密度高而且晚发的棉田通透性较差,加上连绵的秋雨天气,缺少光照,田间湿度大,棉花的黄桃烂铃现象便不可避免。
        据农情信息,在进入十月份以来的连续阴雨影响中,密度高、长势好的棉田出现的黄桃烂铃率高达15%,高的近两成。而棉株中上部既使己吐絮或正在吐絮的棉瓣也受雨水浸蚀而呈现淡污棉特征。对于已出现溃烂变质的老熟棉铃,传统棉区之一的大丰区农技部门生产利用进村入户服务秋收秋种时,建议农户及时采拾回家,指导和启发棉农纵然在下雨的时候也可以进行采摘,因为不及时采摘,棉桃溃烂程度会加深,而且会感染附近健康的未吐絮铃,从而扩大生产损失。
        农技人员在指导中要求农户,烂黄铃采拾归家后,要迅速进行摊晾,可以将其稀疏摊放在柴帘或网格式晒具上,同时打开房屋门窗,也可以把摊铃搁具置放于门窗边,目的是尽快爽出铃中含水,阻止铃体的进一步溃烂。当然,天气一旦放晴,务必赶紧晒铃。晒干的棉铃要趁早剥出其中棉瓣,棉瓣因受渍程度时间不同,有黄僵与白僵之分,要剥时区分再晒另存,不可混为一体。黄僵多为6级以下低级籽棉,而白僵如呈淡黄污,可以在晒干后进行松僵。松僵有机械和人工两种,松僵后的白僵棉更易晒干和交轧皮棉,而且此类白僵棉除纤维强力稍差以及棉籽偏瘪以外,自有品级在4-5级间,尚有不菲纺用价值。
        在内陆棉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晚熟棉或迟播棉通常都会有一定比例的烂黄桃,作为产量构成的一部分,许多农户也惜棉为宝及时采摘,只是如今各地棉花种少了,对生产的重视程度低了,有的农户因为面积少而放弃对烂黄桃的及时采摘利用,这是十分可惜的。
        此外,在传统棉区,以烂黄桃剥出的僵瓣花为主体的低级棉是有需求很大的销售市场的,低级棉历来很抢手,因为有许多气流纺企业对低级皮棉需求量很大,这些低档棉多用于牛仔布、坯布、打包布的纺纱原料,也是低支纱必不可少的原料,而且低级棉的棉副产品同样很抢手。在过去棉花生产旺盛年代,江苏的海安、如皋、兴化、盐都等地有专门从事低级棉收购、加工、经营的棉业公司和专用低级皮棉的小纺企,低级棉购销活动很活跃,资源紧缺年景价格甚至被炒得很高。为此,结合当前上述地区的不利天气特点和植棉增收追求,大丰等棉区农技部门都以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希望农民朋友及时采摘棉花烂、黄桃,并抓紧摊晾剥絮,既满足市场需要,又增加植棉收入。
作者:(朱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