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 “黑校车”安全让人忧

15.09.2015  10:28

 

新学期开学,孩子出行安全再次成为热点。9月11日,市教育局、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我市各中小学校开展秋季校车安全大检查。检查中,电动三轮车改装上路、“黑车”有偿接送学生的现象让人忧心。

 

现象一:电动三轮改装成接送车

 

9月11日下午4:15,记者跟随执法组来到外国语学校南门。时值放学高峰期,在接送学生的“大军”中,一辆明显经过改装的红色电动三轮车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您好,是在这边接送孩子吗?”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三轮车驾驶员言辞闪躲,他表示自己是来接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的。然而,执法人员对电动三轮车进行详细检查后发现,该车有多处被人为改装。

 

再三追问下,驾驶员坦言,原本他的电动车四周并没有封闭设施,为了提高安全性能,才花钱将整车加固,打造成全封闭的“安全车”。“但是这种车并不安全。”执法人员指着车身后座的玻璃说,这辆车的所有挡风玻璃均是普通玻璃,一旦发生事故,玻璃将极易划伤车内的孩子。

 

另外,执法队伍还发现车身内部加装了几个小型座椅。驾驶员表示,这样方便顺带接送“邻居的孩子”,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而驾驶员的托辞都如出一辙。

 

现象二:面包车一车载多名学生

 

除去改装后上路的电动三轮车,执法人员还发现了不少等待学生的小型面包车有超载嫌疑。

 

在省靖中南门,执法人员发现一辆停在路边的银灰色面包车,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车内已经坐着一名学生。“车里不是有孩子了吗?你还在等谁?”面对追问,车主辩解自己还在等亲戚家的孩子放学。然而当执法人员要求车主讲出学生信息时,车主却语焉不详。最终,车主承认其在接自己儿子放学的同时,还负责接送周边邻居的孩子。“邻里隔壁上班比较忙的人多,我没什么事就顺带也接送一下。”车主辩称。车主承认,帮接送孩子并不是无偿的,邻居们会象征性地给予一点“经济补偿”。当被问及一车最多载过多少学生时,车主想了想告诉执法人员:“五个。

 

当天,执法队发现了多起面包车载多名学生的情况,有的车主甚至没有携带行驶证便上路。

 

家长: 不安全但很无奈

 

针对黑校车乱象,不少家长表示忧虑。家住春江花城的刘女士表示,她女儿在外国语学校上三年级,她坚持开车接送女儿上下学。“坐那些非法改装的车肯定不安全。‘黑车’更不行,遇上人贩子怎么办?”刘女士说,自家离校不远,如果确实有事,宁可让孩子走路回家。

 

还有一些家长对这一现象表示理解。家住城南园区的王先生就表示,自己和妻子上班很忙,接送孩子是个很麻烦的问题。“虽然这些车不安全,但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能否对这些车进行规范‘收编’,或者统一安排大巴校车接送学生?”王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执法部门: 联手从源头治理

 

近年来,非法改装、营运车辆接送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市交巡警大队、教育局等多部门先后多次联合开展学校周边车辆检查行动,加大力度整治违规车辆。

 

市交巡警大队副大队长焦桂红说,大队加大对学校周边的警力投放,不定期对非法营运、改装的可疑车辆专项检查。一旦发现学生乘坐非法违规车辆,交巡警部门将会同学校联系学生家长,对违规车辆的危害进行宣传教育。此外,市教育局每年也会对家长进行宣传动员,与每一位家长签订“不坐非法违规车辆”承诺书。

 

多方共织“安全网

 

·蔡俊杰·

 

近年来,校车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一次次血的教训却并未从根本上减少悲剧上演。每年,我市执法部门都会对“黑校车”整治,然而由三轮车、面包车改装而成的“黑校车”依然在上下学时段在学校周边“横冲直撞”。

 

黑校车”畅行无阻,有其深刻原因。首先是家长觉得“方便”,所以“黑校车”有市场。其次,不良“黑校车”驾驶人虽然私自改装车辆,超员载人,但客观上为学生家长提供了便利。而且,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尤其对违规校车相关人员的责任认定还不够明确,不够严格,处罚措施相对较轻,并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笔者认为,保障校车安全,需要大家共同编织一张更严密的“安全网”。家长作为监护人,不能在上下学路途上“失职”,要向“黑校车”说不。符合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校车,“黑校车”自然会失去空间。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细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黑校车”行为的惩处力度。实行相关责任人连带责任,发生事故直接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提高相关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校车安全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更关乎国家的未来,在生命面前,利益、方便必须为其让路,让我们联手为孩子编织“安全网”,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