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满足兴趣又增加收入 时间碎片化催生“短工族”

13.01.2015  22:49

  新华报业网讯 老龄社会正催生越来越多的银发“短工族”。如今,空闲时间到超市、餐饮店“打短工”正成为一些退休族的新选择。

  已经退休在家的张阿姨家境不错,但她在苏果门店做理货员已经半年了。“每天料理完家务就没什么事情,不接触社会,时间一长情绪容易低落。”张阿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在欧美、日韩很多提前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大量的退休人员进入零售门店打短工。在这些国家的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态度亲和技术娴熟的中老年人在帮顾客收银。“除了年轻人,我们欢迎符合条件的中老年人来超市做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苏果相关负责人称。

  目前苏果相对固定的非全日制用工(短工)已有几千人,主要是大中院校学生、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应聘的岗位主要集中在收银、理货、生鲜技工岗及一些辅助岗位。应聘者从18岁到60岁的人都有。

  “超市的小时工可以很有乐趣。例如,现在很多人都喜爱烘焙,专门去学学费可不便宜,但是如果你来应聘小时工,你就可以免费跟大师傅学习烘焙技术,打打下手,甚至亲手操作,还有工资可以拿,一举两得。”苏果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学生也是打短工的主要群体。王惠是南京审计学院大三学生,她利用空闲时间在苏果清凉门店打短工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工作内容是收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很快就上手了。今年寒假放的长,不少同学都选择去一家企业打个短工。”她说。

  业内人士指出,个人时间的碎片化使得人们对于打短工的需求越来越多。一方面,打短工可以灵活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免去了朝九晚五的制约。其二,时间上的可控制性,也给身兼数职者提供了方便,还可使收入得到提高。第三,个人兴趣和赚钱可结合。很多人打工的目的,并非为了赚钱,而往往是为了进行社会实践或者打发无聊时光。

  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餐饮连锁企业,小时工的比例占其用工总数的80%,不少外资超市占比也在30%以上,但国内企业对于小时工的使用比例仅有8%。“苏果2015年对于短工的招聘将成为常态化,岗位种类也很多。这是为了让更多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利用空余的时间来服务顾客,服务社会。”苏果称。本报记者宋晓华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