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勇担社会责任破解戒治难题 多方参与形成合力让江苏强戒人员解戒后有人帮
▲无锡后续照管指导站召开后续照管对象亲属座谈会。 丁洪斌 摄
▲徐州后续照管指导站组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刘杰 摄
▲南京后续照管指导站工作人员与临解戒人员签订后续照管协议。 段伟 摄
▲连云港后续照管指导站在江苏省东海戒毒所开展帮教活动。 董亮 摄
▲盐城后续照管指导站赴江苏省女子戒毒所开展政策宣传。 左文军 摄
2013年全面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后,江苏省劳教场所职能全部转为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随之成为党委政府戒毒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四位一体”的大戒毒格局,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工作任务、工作要求都面临着改革转型、适应调整。
抓住突出问题、补齐薄弱环节是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改革转型的首要任务。针对日趋严峻的毒品问题和日益增多的吸毒人员,2014年江苏省司法厅委托国家统计局江苏城市调查总队,对2009—2013年江苏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解戒人员)操守保持进行了抽样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3年以上操守保持率仅为27.2%,调查结果显示,解戒人员1年内能否保持操守,对巩固戒断率、降低复吸率至关重要,而这恰恰是禁毒戒毒部门深度介入不够、社会力量整合不力、解戒人员难以得到有效帮扶救助的软肋。
立足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新的形势任务,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提出的“坚持把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作为戒毒工作的中心任务”这一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融合发展理念,全面推行“四期流转、三分戒治、双向延伸”新型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特别是在“双向延伸”方面,即向前与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对接延伸,向后与社区康复对接延伸,做好后续照管,充分体现了江苏司法行政部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破解教育戒治难题的创新探索精神。2015年开始,江苏将探索建立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机制纳入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和重点项目,集成资源、集中力量、集聚优势,构建了独具江苏特色的“党政主导、社会参与、一体运行、综合矫治”的后续照管模式。
一年多来,江苏后续照管工作正沿着定位逐步清晰、制度逐步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对接逐步顺畅的道路开拓前行,不断焕发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社会治理的生机和活力。
注重顶层设计 积极谋篇布局
科学定位筹划后续照管工作
解戒人员后续照管作为一个全新领域、一项创新举措,必须以科学、理性、系统、务实的顶层设计作为前提和保证。为此,江苏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从制度和规划层面提供有力支撑。2015年1月,江苏省综治委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与江苏省司法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和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的意见》,对后续照管职能定位、后续照管对象及期限、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后续照管工作职责、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8月,这项工作被江苏省政府列入《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的重要内容,2016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对省辖市党政综合考核和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范畴,开启了江苏探索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的新征程。
与此同时,江苏省司法厅认真吸收借鉴国内外戒毒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成果,将后续照管定性为对解戒人员(所外就医)回归社会后进行的非强制性引导、帮扶、教育和服务,旨在通过人员信息对接、定期跟踪回访、提供帮扶救助、支持社区戒毒(康复)等4个方面工作,对解戒人员进行针对性、效能化的后续照管服务管理。在2015年江苏全省司法行政会议上,省司法厅又以推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一体化为定位,部署依托地方司法行政机关与司法行政戒毒单位之间“一对一”的互帮共建机制,按照“一年试点运行、两年全面推开、三年提升拓展”的推进计划,在各省辖市建立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力争到2017年底形成地方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主导主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级网络站点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全省解戒人员当年后续照管率达到90%以上,1年内再次强戒率控制在50%以下。
“长期以来,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思维局限于‘大墙之内’,在向后延伸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对戒毒人员缺乏解戒之后的跟踪服务管理。在谋划推动后续照管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和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存在一些思想疑虑和认识误区,集中反映在‘该不该做’和‘能不能做’两个方面,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加强整体推动,确保步调一致,势必影响改革成效。”江苏省综治委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江苏省司法厅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魏钟林说。对此,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上下树立“一盘棋”思想,省司法厅、省戒毒局组成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加大对地方司法局和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直接协调、指导、督促力度,从每个省辖市派驻两名戒毒所民警专职从事建站工作,先后组织专项会议、实地调研、业务培训等活动20余次,下发《关于建立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的实施方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后续照管工作。
各省辖市司法局按照项目化管理要求,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落实,与对接的强戒所加强互动,强势推进后续照管建站工作。在工作网络上,以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部门的无缝对接为重点,建立一体化的戒毒(康复)机构,共同落实社会帮教、监控、保障等措施。在工作推进上,实行分层分级,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借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两大体系和资源,探索建立“三级照管三级对应”工作模式,即市级层面设立指导站,对应进行工作统筹、综合协调;县级层面设立工作站,对应进行工作推进、上接下达;乡镇层面设立服务站,对应进行照管服务、全程跟踪。在对外协调上,加强协同作业,各地党委政府全力支持、全面参与,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主动与禁毒、公安、财政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成员单位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业务协作、财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支持,共同会商建立了工作协作、信息共享、业务交流三大联动机制,主动引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为工作推进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和支撑。
抓住关键节点 健全运行机制
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实现全覆盖
“真没想到,我解戒前与江苏南京市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签订的《后续照管协议书》含金量这么高!”刚从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解戒回家的沈某激动地说,“今年春节,对我来说可谓喜事连连,自己的工作、低保、儿子的‘黑户口’、母亲的医保等问题在南京玄武区后续照管服务站的协调下都得以解决,感谢政府对我们这些人的关心,我发誓今后再不碰那玩意儿(毒品)了。”
据了解,沈某虽然只有32岁,但曾因吸毒“三进三出”。强戒出来后,沈某几次找工作都因‘吸毒经历’宣告失败,一个7岁的儿子由其年迈多病的父母代为抚养,家庭十分困难。针对沈某的家庭情况,玄武区后续照管工作站、红山街道后续照管服务站接到衔接“指令”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电话回访,并积极与街道、社区、民政、公安等部门多方协调,开展帮扶救助,帮助其度过困难时期。
这只是江苏后续照管工作站点建设的一个缩影。健全组织体系,是做好后续照管工作的关键环节。从2015年4月起,江苏省司法厅启动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建站工作;同年4月7日,苏州成立全省首家市级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截至今年6月12日,13个省辖市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全部建成运行,省、市、县、乡四级后续照管工作网络体系已在江苏初步形成。
“加强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建设,既是司法行政加强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既是延伸戒毒领域的实践探索,也是提高戒治质量的有益尝试;既拓宽了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也是司法行政工作新的平台,我们义无反顾,责无旁贷。”江苏无锡市司法局局长杨智敏深有感触地说。
2015年6月,无锡司法局统一思想、积极筹备、强化培训,顺利建立了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在充分调研无锡吸毒形势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指导站、工作站、服务站三级建站模式,280名专兼职后续照管工作人员担负起解戒人员的后续照管工作,实现了全市后续照管工作全覆盖。无锡市后续照管指导站定期对全市9个工作站、80个服务站进行业务指导,印制、发放《后续照管工作联系卡》2000余张,使解戒人员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心理辅导和身体康复指导,打通了戒毒“最后一公里”,无锡市的建站模式、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在全省得到推广应用。
为扎实高效推进工作网络建设,江苏省司法厅以试点试行、稳扎稳打为要求,率先在解戒人员数量较多、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基础较好的部分省辖市,按照组织领导、投入保障、部门联动、措施落实“四个到位”的工作要求,试点推进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建设运行。各试点地区克服无经验可循、无样本可仿的困难,按照“一地一策、一站一案”的基本思路,坚持边摸索边总结边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制度和实践成果。如苏州市依托地方禁毒社会组织——自强服务社,构建了“四级”网络化、社会化工作平台;无锡市以出台全国地级市首个社区康复立法条例为契机,建立了“333”运行模式;南京市发挥市属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资源优势,打造了“321”工作模式;南通市推行“3115”工作模式,在戒毒所设立了“后续照管回归加油站”。后建站地区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禁毒工作形势等实际出发,对试点地区成功经验做法作了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后续照管工作机制和模式。
找准服务定位 有效帮扶救助
狠下功夫提高教育戒治质量
“如果不是后续照管站陆站长的及时照管救助,我很可能要被第9次强制隔离戒毒,是他给了我重生的希望……”6月20日,在无锡滨湖区戒毒人员座谈会上,已戒除毒瘾的张某感激地说。
在强化后续照管建站工作的同时,江苏找准职能定位,坚持以提升教育戒治质量、降低复吸率、提高戒断率为目标,围绕“做好人员衔接、定期跟踪回访、提供帮扶救助、支持社区戒毒康复”四大职能,进一步细化后续照管工作的内容、方法、标准和流程,切实提高后续照管工作质效。
做好人员对接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为提高人员对接的质量和效率,江苏省戒毒管理局专门研发了解戒人员后续照管服务管理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各地后续照管站建立了与各戒毒所之间的信息对接常态机制。戒毒所在戒毒人员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前1个月与后续照管工作站联系,对戒毒人员基本信息、戒治表现、诊断评估结论、疾病治疗等情况进行信息交接。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建立解戒人员信息库,对应纳入的照管对象逐人建档。各戒毒所确定专职人员做好信息对接、材料移交、宣传签约等事项,并设计《解戒人员后续照管服务对象信息表》《后续照管工作月报表》等表薄册,对后续照管对象全部建立专档,实现人员、材料、责任三衔接、三落实。戒毒所将后续照管纳入出入所教育,各指导站定期到戒毒所举行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页,与预解人员签署《后续照管服务协议书》,所内签约率达到100%。今后,解戒人员后续照管服务管理平台还将与公安机关吸毒人员社会化动态管控系统进行对接,方便照管站民警及时全面掌握戒毒人员状态。
“照管站最重要的工作是跟踪回访解戒人员是否再次吸食毒品。”江苏省句东戒毒所、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民警丁洪斌介绍,每个月他都要去一次句东和女子戒毒所,对预解戒人员集中进行宣传教育,签署《后续照管服务协议书》。解戒人员回家后第二天,照管站民警就及时跟进,联合当地派出所、居委会一起上门走访,与家庭和社区制定帮扶照管方案措施,与解戒人员签订协议,接受一年的跟踪帮扶。同时,每月对后续照管对象进行一次电话回访、每季度进行一次家访,详细了解其情况,通过民警、工作人员和社工实时记载《跟踪回访记录簿》,对每一名回访对象谈话教育、困难帮扶、疾病治疗、家庭状况等情况予以客观记载。后续照管对象每月必须电话或书面汇报一次疾病治疗康复情况,一个季度必须到指导站见面汇报。苏州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结合江苏省禁毒委要求,要求解戒人员出所一周内到服务站报到,社工一个月内完成上门走访,两个月进行一次尿检,一个季度进行一次突击尿检,对重点人员和高危群体,帮其制定个体、家庭戒毒方案。
“后续照管工作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和实践操作性,有效延伸了所内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触角,对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帮助解戒人员成功回归融入社会大有裨益。”江苏省戒毒管理局局长高如军说。目前,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还承担了指导社区戒毒康复职能,他们及时将解戒人员信息提供给公安机关和综治部门,并提出将解戒人员纳入动态管控系统的建议。同时,建立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构的沟通联系机制,及时了解对解戒人员后续戒毒康复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应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构的要求予以行为治疗、心理干预等戒毒技术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了解解戒人员操守保持情况,协助地方综治、禁毒机关和社区街道等,对解戒人员进行操守检查,收到了良好效果。
凝聚各方力量 深化合作共管
助推解戒人员顺利融入社会
41岁的解戒人员任某被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家庭十分困难。苏州市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了解情况后,及时与其所在街道社区沟通,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为其申请了低保和困难补助,共同解决了其生活中的困难。“戒毒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社会帮扶、家人配合都非常重要,志愿者黄巧琴给了她很大帮助。如今妻子戒毒成功,保持操守,要感谢社会志愿者的帮扶计划。”任某的丈夫高兴地说。
在社工介入后的前期戒毒阶段,为切断任某与“粉友”的接触,社区禁毒、戒毒志愿者黄巧琴每天对她进行陪护。此外,为改善家庭关系,黄巧琴让任某的丈夫及子女转变态度,重新接纳她,并多给予她表扬和称赞,让她有了重新拾起扬帆起航、励志戒毒的信心。
据了解,像这样凝聚各方力量,通过教育挽救和帮扶,把吸毒人员从毒品世界中拉回到正常人生活中的例子在江苏不胜枚举。
苏州市依托全省首家专业从事社区戒毒康复的“自强服务总社”这一优越条件,经接洽协商,共同达成“市司法局设立指导站、自强服务总社设立督导站、社区设立辅导站、乡镇网点设立服务站”的“四级管控调节”模式,把后续照管服务对象全部纳入“自强服务总社”工作范畴,指导站与苏州市禁毒委、禁毒支队共同行使相关业务的管理、指导、监督、考核等职责,形成了社会参与、共同治理的良性发展格局。“一名曾经的‘瘾君子’经过多番努力,最终成功戒毒。社会的关怀和家人的支持,是‘瘾君子’戒断毒瘾最好的动力。”苏州市司法局局长朱正说。
据介绍,就业难、创业难、生活难、社会歧视、家庭难容、亲友疏远等,是导致当下解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的诱因,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生理和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2015年以来,江苏各指导站将强戒工作延伸至社会层面,坚持社会共同参与、有机融合、共同发力的原则,围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基地共用、困难共帮”的工作目标,紧密结合本地区禁毒形势和特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充分融合社区戒毒康复和社区矫正两个平台、两种资源,初步探索出特色鲜明、运行规范、成效明显的后续照管工作模式。在扎实推进信息对接、跟踪帮扶的同时,与司法局、戒毒所、指导站制定措施,组建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医生、社区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解戒人员家庭成员等参加的帮扶小组,对解戒人员采取多位一体的帮扶措施,对其进行监管,给予人文关怀,开展困难救助,为其自谋出路提供帮助,让其找到精神家园,从而彻底远离毒品侵蚀。同时,完善分类帮困管理,落实重点人员结对,加大特困帮扶、就业扶持和援助力度,通过“扶心、扶技、扶业”,帮助解戒人员解决就业、医保、住房、低保问题,为特困家庭未成年子女申请“黄丝带助学基金”,为因病致贫者申请特困救助,向特别困难者及时发放救助钱物给予临时救助。
为解决“无家可归、无就业能力、无亲可投”解戒人员的生活困难,江苏立足实际,探索完善《特别困难解戒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国家有关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扶持、社会保险等方面政策,在教育、医疗、住房、心理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救助。同时,联合公安、民政、社保等职能部门,借助“部门联合+社区专管员+后续照管民警+后续照管社工”综合管理机制,推动帮扶救助措施落实,实现戒毒康复全程帮扶,让解戒人员重拾戒毒信心,彻底摆脱毒魔,回归正常生活。
在江苏各地,还探索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举措。盐城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积极为特困家庭未成年子女申请“盐城黄丝带助学基金”,为因病致贫的解戒人员申请特困救助。南京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向两名孤寡解戒人员提供临时救助,并协调解决其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宜兴市挂牌成立“后续照管宜兴工作站”,将照管对象全部纳入“方圆矫正中心”,并招聘两名戒毒社工进行集中照管帮扶。1年来,江苏各地通过“扶心、扶技、扶业”,帮助36名解戒人员解决就业、医保、住房问题,为12人办理了低保,成功调解家庭矛盾26起,累计发放救助钱物52300元。
在无锡市,还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以后续照管命名的服务社“新途后续照管服务社”。作为无锡市司法局培育发展的第1家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新途后续照管服务社”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参与后续照管服务工作。专业人员做专业事情,使见面回访更加及时有效,政策宣传更加全面到位,心理疏导更加专业贴心,协调帮扶更加耐心细致。
“我们服务社的宗旨是做社会、家庭、服务对象需求的事情,当社会、家庭、服务对象敬佩的好人。我们要让所有服务对象远离白色恶魔,让所有解戒人员拥抱七彩生活。”无锡市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新途后续照管服务社”社长潘红娣这样理解社会组织在戒毒方面给予政府的支持。她认为,民间社会组织具有灵活性大、成本低、效率高、方法和资源多样的优势。
在江苏,像潘红娣这样活跃在辖区内学校、单位、社区和居民家中,配合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管理工作,发挥教育帮扶、禁毒防毒宣传等职能,为开展社区戒毒工作提供多元服务的组织还有很多。据统计,每年有3000余名解戒人员在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得到有效服务。从近期对苏州、无锡两地专项调查情况来看,江苏省解戒人员后续照管率超过80%,调查对象操守保持率达到82.4%,全省后续照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戒毒人员易复吸、难戒断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我省创新推动的对解戒人员回归社会进行全面后续照管的实践探索,是聚焦难点、突出重点,遵循戒毒工作科学规律,立足一体化、社会化,从统一组织体系、无缝对接机制、协同工作平台、多元社会支持等不同层面,构筑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大戒毒格局,是着力破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难题、提升教育戒治质量的有益尝试。”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理念,丰富后续照管服务内容,健全后续照管运行机制,创新后续照管方式方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真正办好这份社会事业,担好这一历史重任”。
策划:袁 诚 王正清 陆士森
撰稿:张全连 明 磊 张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