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民政局创新医养模式造福流浪群体

20.09.2017  19:36

      近年来,东海县流浪救助常量由400多人/年上升到600人以上/年,人数逐年增加,没有机构乐意接收精神病人、医院不愿接收重症精神病人的问题突出。破解流浪救助短板,县民政局创新了民营医院托管模式。

      一是救助站抓总。秉承“流浪者有‘家’、重症患者得‘医’、康复者及时回归亲人身边”的管理理念。从2017年起,县救助站与当地仁爱医院(民营)合作,付给该院1000元/每个流浪者/每月,重症病人医疗费用实报实销。救助站派出专人进行常规性指导,原则上每三天现场查看一次,每周召开联席会议一次,机制化研究,确保管理不放任、无断档、不出差错、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二是医院抓全。民政局与院方签订协议书,细化管理责任。医院全盘接收救助站认定的说不出家乡居住的流浪者,实行“两剔一包”管理:即剔选治疗。剔选出严重抑郁、神经紊乱、精神分裂等重大疾病患者到住院部医治,2017年已经治愈或好转、能说出家乡12人,并派出护士协助救助站将其送回家;剔选居住。分特别狂躁、卧床不起、行动可控三个单元进行区别隔离居住,在居室宽敞的前提下,室外活动空间分别为200、800、2000平方米;包基本生活无忧。建立严格的居住、用餐、活动监管、洗浴更衣制度,分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段,安排男女服务员,对重症患者进行特护,真正营造“流浪者之家”。

      三是民政局抓严。建立社会大救助体系,实现“发现—救助—送达医院”系列化。优化整合全县十大网络资源,以城区、社区、乡镇、村4大组织网络为责任主线;县“122”民生热线、城管、公安、彩票站、网吧游戏厅、商务区救助巡视点6大网络为共管网络,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多层次配合的网格化体系,实现信息收集、任务派遣、处理反馈全覆盖的信息集中系统。以春夏秋冬为节点,开展“寒冬送温暖”、“夏日送清凉”专项行动。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快速查找失联人员。向微信朋友圈、QQ、网络征求信息,做到“常新发现”,将语言表达障碍者及时送达医院。2017年医院收留总量为72人,常驻寄养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