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无律师县”来了法律志愿者—— 江苏律师蔡宜果在青海免费为民“打官司”

06.06.2016  22:17

  5月19日,江苏省司法厅收到青海同德县人民政府、政法委、司法局联合写来的感谢信,热情洋溢地表扬了江苏律师蔡宜果。

  2015年6月,江苏正四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蔡宜果放弃丰厚收入,毅然加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列。从此,常常是晨曦刚掀开夜幕,蔡宜果就背起行囊,从县府所在地的小镇尕巴松多出发,跋涉在同德县的崇山峻岭。

  “同德是无律师县,当地贫困群众遭遇法律困境时,我希望能帮助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蔡宜果说。“我喜欢这样的工作!”6月1日晚,蔡宜果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他将在同德留任一年,继续为当地百姓寻求法律救济。

  “是蔡律师消除了我的烦心事。”尕巴松多镇宗日小区的藏民尕藏卓玛说。原来,尕藏卓玛的妹妹与他人一起做虫草生意,欠了100多万元债务,债权人经常到其父母家中纠缠,弄得一家人惶恐不安。按照蔡宜果的建议,尕藏卓玛依法与债权人交涉,最终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去年9月18日晚上,同德雪域高原牛奶公司董事长布仁巴尔找到蔡宜果,咨询工厂承包如何签订合同。蔡宜果当即给他讲解《合同法》,并帮他列出合同要点,一直忙到夜里10点多钟。

  同德县辖2镇3乡73个行政村,最远的乡镇距离县城102公里,很多村居是近乎与世隔绝的“孤岛”。蔡宜果背着一张张通俗易懂的主题图片,带着一个个生动详实的鲜活案例,翻山越岭走遍该县所有乡镇,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290多场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7000多人次,80%以上村寨都留下他的足迹。

  “蔡律师,我与丈夫没法过了。”去年12月19日,唐谷镇加拉村的达热卓玛愁眉苦脸地找蔡宜果,诉说丈夫加挽多杰有了外遇,经常喝酒打骂她,并将出生仅3天的次女送给他人。

  经详细调查,蔡宜果认为加挽多杰对家庭不负责任,严重伤害了妻子和孩子。根据《婚姻法》规定,他帮达热卓玛起草了离婚起诉书,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及诉讼请求,最终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是蔡律师帮我讨回了公道!”今年2月7日,当尕巴松多镇71岁的居民祝建平拿到法院判决书时,禁不住老泪纵横。

  原来,2003年,该村10户村民自愿将各自部分林地转让给老祝,老祝拿到了林业局颁发的林权证书。可事隔不久,10户村民中有4户要求老祝返还林地。祝建平多方反映,均未得到解决,听说县上来了免费维权的律师,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蔡宜果。

  蔡宜果决定先到实地弄清案情。漫天大雪不期而至,茫茫雪山上的羊肠小道,举步维艰。有些地方山体松动,悬崖上不时落下滚石,蔡宜果紧贴着绝壁摸索前行。两天时间,他跑了尕巴松多镇申吾、欧后扎、欧沟、北扎、瓜什则等11个村居。

  “这是一起典型的侵权行为。”蔡宜果决定为老祝提供法律援助。法庭上,蔡宜果据理力争,法院一审判决支持祝建平的诉讼请求。

  “蔡宜果不畏艰险,热情为民提供法律援助的事还有很多。”同德县司法局局长拉加东介绍。一年来,蔡宜果马不停蹄奔走在同德县的村村寨寨,一次次与藏民拉家常、谈法律、讲情理,免费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5起,挽回经济损失730多万元。

  许多藏民不知法、不懂法,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较弱,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蔡宜果积极为当地群众百姓普及法律知识,代写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强制执行申请书、合同、协议等近400份。上门服务的40多起老、弱、病、残当事人的案子,没让一位当事人往返奔波。

  本报记者    任松筠

  本报通讯员    张全连    程  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