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总工会“六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

12.05.2015  18:01

        本网讯   今年来,阜宁县总工会坚持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面向基层优质服务”为抓手,六措并举(“三移”、“三实”),着力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思路转移抓创新。年初,县总在确定全年工会工作目标任务时,坚持把创新工作作为推动工会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一改过去谋划工作缺新意、缺亮点、缺品牌的思维定式。县总成立工会工作创新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副主席(副书记)任副组长,部、室负责人以及相关基层工会主席任成员。召开全县工会工作创新动员会,要求各镇(园)区、街道及系统工委积极创新,善于培植和发现基层工会中的新经验、新举措、新典型;县总每个班子成员要培树一个在省内有影响的企业标杆,各个部室要有一个创新成果在市总及以上推介。目前,县总组织民管部的农民工入会“进得来、留得住、感兴趣、成气候”12字工作法已在市总作经验交流,《江苏工会网》等媒体已予以宣传报道。

        ——重心下移抓基层。县总要求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要全力抓好服务基层建设,把主要时间用在服务基层建设上,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指导基层工作开展上。为此,县总工会提出“三少三多”工作法,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少发文,发短文;少开会,开短会;讲管用的话,讲精炼的话,力戒空话套话;少遙控指挥,多沉下去指导。今年1-4月份,县总工会计发文6件,召开会议2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5%和55%。这种转变让基层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服务职工群众。同时,注重提高办事效率。对来信来访,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严格履行十项服务承诺,服务好职工群众。

        ——关口前移抓难点。县总坚持关口前移,帮助协调解决基层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扰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亲临一线,深入调研,努力实现职工队伍状况在一线掌握;心系职工,努力实现工会帮扶在一线实施;突出维权,努力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围绕大局,努力实现创先争优活动在一线开展;强化措施,努力实现工会重点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据统计,今年以来,县总班子成员及各部室负责人下基层帮助解决源头问题30余次(件)。

        ——深入基层办实事。县总明确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做到“十个经常”:经常关注职工的冷暖安危,以爱心来感动职工;经常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以关心来体贴职工;经常过问职工的衣食住行,以贴心来温暖职工;经常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以真心来帮扶职工;经常倾听职工的意见呼声,以用心来赢得职工;经常反映职工的建议要求,以全心来依靠职工;经常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以交心来贴近职工;经常解答职工疑难问题,以诚心来引导职工;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活动,以热心来服务职工;经常维护职工切身利益,以暖心来凝聚职工。努力营造“工会关心职工,职工关心工会”良好氛围,树立工会组织的新形象,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脚踏实地出实招。县总要求各级工会干部要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要大兴埋头苦干之风,踏踏实实谋事、扎扎实实干事。全体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个镇(园)区、系统,各部室负责人每人挂蹲3个重点企业,各镇(园)区工委主任要明确2个企业为联系点,扎实开展“四个一”和“四送”活动。即:每个月到企业劳动一天,每人结交一批职工朋友,撰写一篇调研文章,为企业或困难职工办一件实亊;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维护权益送法律,组织培训送技术,丰富生活送健康等活动,真正实现由“动嘴”到“动腿”的角色转变。      ——不图虚名求实效。各级工会干部尤其是县总机关同志着力在追求实效上下功夫,不作秀、不取巧,用党政是否满意、职工是否赞成、各界是否认可来衡量成效。树立正确的工会工作政绩观,多谋新策、多办实事,干出经得起实践检验、职工检验、历史检验的工作成绩。县总班子成员及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分别联系挂钩到38个镇(园)区、街道、系统等单位,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实行同步考核,同奖同罚,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整个工会系统以一流作风树一流形象,以一流素质创一流业绩,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确保今年总体实绩考核进入全市前三名。 通讯员 王建军   郑艳华   周永祥)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