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开展不同药剂防治稻飞虱试验

30.07.2015  12:47
        稻飞虱是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等,它们可以远程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靠吸取水稻汁液为生,为害水稻的同时,有的还能够传播病毒,轻则造成水稻减产,重则造成水稻绝收。受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及耕种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稻飞虱已成为我县水稻上的主要虫害。
        目前稻飞虱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防治药剂高效、防治技术创新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保证。稻飞虱防治药剂种类繁多,常用药剂包括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已成为防治该虫的主流药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这些药剂在我县水稻上已使用多年,杀虫谱单一,农户的选择较少,不知还有哪些高效安全的品种,无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推进稻飞虱多种药剂防治试验尤为重要,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进一步采取组合用药、减量用药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科学用药防控水平。7月28日上午,县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严格遵循科学技术推广程序,结合我县农药市场品种布局,在掘港镇芳泉村16组开展了水稻稻飞虱防治农药筛选试验。此次试验共设8个处理,供试验药剂包括常用的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氟啶虫胺,对稻飞虱、二化螟均有效的广谱杀虫剂呋虫胺。开展本次次试验,对增加稻飞虱药剂防控技术储备,科学指导我县水稻生产安全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