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博会一会“刘三姐”

11.10.2015  08:15

  西汉时的铜鼓、竹笼似的织锦机……壮族文化别具一格

  壮族姑娘小伙现场展示织布。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余萍

  摄

  

  昨天下午,《五彩广西——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在南博艺术馆开展,170件(套)展品分为居家之乐、锦衣之秀、佩饰之光、鼓乐之美,展示了你或许还不熟悉的广西风情。在现场,一边是壮族小伙唱着刘三姐,一边是壮族姑娘表演织布,还有少数民族服饰走秀,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展现在市民面前。

  以黑为美的黑衣壮审美竟跟板蓝根有关联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居着壮、瑶、苗、侗、水、彝、仫佬等11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各异,广西的少数民族服装色彩也有所不同,比如:仫佬族崇尚黑、蓝两色,龙胜红瑶女子服饰崇尚红色,白裤瑶则崇尚青色与白色;以着装色彩区分,壮族有白衣壮、蓝衣壮、青衣壮、灰衣壮和黑衣壮,苗族有白苗、红头苗、花苗等,不尽相同。

  在一件件色彩斑斓的服饰中,黑衣壮一身黑的服装显得与众不同,而他们“以黑为美”的审美有一个跟板蓝根有关的传说。广西民族博物馆的袁副馆长告诉记者,相传古时候,布嗷、布敏居住的地区山林茂密,土地肥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有一年,忽然遭到外来人的入侵。布嗷、布敏的首领侬老发带兵抵抗,在战争中受伤。在退入密林中隐蔽时,侬老发忽然发现,一片青绿的野生蓝靛,他随手摘来一把野生蓝靛叶,捣烂敷在伤口上,果然消肿止痛,伤口很快愈合了。侬老发带兵重上战场,击退了入侵之敌,保卫了自己的家园,于是,侬老发便下令族人移植野蓝靛,扩大种植面积,用蓝靛染衣。据介绍,一块白布被蓝色染料反复地浸染无数次——一般要30次以上,蓝色不断地叠加,最终就变成黑色。而染料就是黑衣壮自己在屋前屋后种的蓝靛草——也就是板蓝根。

  西汉的铜鼓出土时仍然金灿灿

  所谓南鼎北鼓,广西的铜鼓,也颇有看头。铜鼓是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铜鼓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铜鼓之美,美在鼓面纹饰。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铜鼓,面径91.5厘米,高55厘米,足径92厘米,鼓面中心为太阳纹,由光体与光芒构成,像—轮光茫四射的太阳。而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则是青蛙。为什么是青蛙?袁副馆长笑着说:“有句俗语叫‘青蛙一叫,雨水便来。青蛙再叫,子孙繁茂。’可见一来是祈雨,二来也是求子的意思。

  跟这些大家伙相比,一旁展示的羽人划船纹栉纹铜鼓则袖珍许多,高度只有前者的一半还少,面径足径也仅仅为29.3厘米和37厘米。但是它却很珍贵,为什么呢?广西博物馆馆长吴伟峰解开了谜团。原来,铜鼓多为单面出土,而这个羽人划船纹栉纹铜鼓则是很少的跟墓葬一起出土的铜鼓,所以比较有价值,“这个铜鼓是1976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经考证是西汉时期的。刚出土的时候这鼓跟新的一样,还金光灿灿的,但是一遇到空气,马上就变色了。”因为地底下是水坑,泡在泥水里的铜鼓跟空气隔离了,才会崭新如初。那么为什么铜鼓很少跟其他文物一起出土呢?说起来,颇有点咱们古人用贮藏的方式来存钱的意思。“碰到敌人来的时候,铜鼓的主人当然就跑,那铜鼓很值钱,跑之前他们就在地上挖个坑,把铜鼓埋起来,心想等回来的时候再挖出来。一来或者有去无回了,二来说不定记性差的人忘记了自己埋在哪里,所以直到今天,每一年,农民都能在地底下发现单面铜鼓,一般每年都能找到3—5面。”吴伟峰馆长表示。

  其他展品也有看头

  竹笼织锦机,好似电脑+打印机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不少有意思的展品。比如,壮族女子的银饰品,银梳、银镯、耳环、项圈、项链、脚环、戒指等,有镶嵌、錾花、镂空、花丝、锻造、点珠等工艺技法,图案多选花、草、虫、鱼、鸟、兽等形象可爱、充满生命活力的造型;比如,新石器时代之后,实现了从穴居到房居的转变,壮族因地制宜修建了干栏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位于一个平台之上,下设八根柱子,将整座房屋顶离地面;再比如炭化稻,这是2002年在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炭化稻谷,是目前广西发现得最早的粳米标本。水稻、小麦的起源地曾被认为是在鱼米之乡的长江流域中下游。但2012年有科学家证实“水稻家族”起源地在广西;当然还有独特的竹笼织锦机,织造时,只要把竹笼逐次转移,通过综线的牵引,便能把花纹体现在锦面上,“你们看,上面的竹笼是不是就像我们现在的电脑,它可以编程,要织出什么花纹,而下面的部分则像打印机,把花纹变成现实,这无疑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智慧!”袁副馆长如是说。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三个月。记者陈洁

编辑: 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