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让农民“方便”更方便

13.10.2015  07:48

  我省投入22亿多元改造农村厕所871万座

  新华报业网讯 进入10月上旬,今年徐州农村厕所改造进入收尾阶段。邳州市官湖镇丁楼村支书丁旭有点坐不住了。今年初以来,邳州改了1万户农厕,而他们村,一直没动静。

  丁旭自感落后可以理解。2006年起,江苏将农村改厕列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地快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省爱卫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省财政共投入22.37亿元,累计改厕871万座,覆盖全省97个县(市、区)、1141个乡镇、1.5万个村庄,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5.33%,提高53.69%,增幅列全国第一。

  事实上,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改厕。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要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而去年12月,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也表示,“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个多月来,记者深入徐州多地采访,感受到厕所革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但要让更多农民享受干净的厕所,如厕更方便,还有很多配套问题亟需解决。

  跟茅坑说再见吧

  “你看,东西都拉来啦,两天就能干完。”8月27日,记者来到邳州市官湖镇石坝村,农民孙贵强和妻子正在自家院外挖地基,准备建新厕所。一旁,几个工人推来直径80厘米、高1米的水泥管,他们的车上,还装着蹲便器及连接管等配件。

  农村改厕,省里对每户补助600元,徐州在此基础上再补贴每户100元。全省各地财政配套标准不一,个别地区配套高达每户400元。这次厕所升级,孙贵强自己掏了200元,买砖,雇人砌厕所。53岁的他感慨:“蹲了半辈子茅坑,我也能用上冲水的厕所了!村里刚用上的人家都说好!

  不远处小树林里,孙贵强家的老茅房还在,记者走近一看,就是几块砖垒起来,上面盖两块石棉瓦。以前,带着臭味的粪水,淌到小树林里。新厕所建好,它就会被扒掉。

  在石坝村,孙贵强改厕算是比较晚的。村文书丁善永介绍,村里800户人家,从5月中旬开始改厕,村干部带头,两个月已改厕350户。其他村民一看效果不错,纷纷跟进,又有300多户提出申请。在村里房前屋后,记者随处可见新盖的厕所。它们大多两三平方米大小,两米多高,并配有通风口,方便跑味和采光。厕所外,有4个1米深、80厘米宽的化粪池通过“过粪管”相连,这在专业上叫“四格式”厕所,很多地区也有“三格式”,就是3个化粪池连在一起,可以存储粪便自然发酵。

  石坝村是徐州推进农村改厕的缩影。早在2006年,徐州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不足10%,全省倒数第一。这些年,该市农村改厕130多万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猛增到85%。

  “村民们过去不愿意,现在看周边村改了,也想弄。”丁旭最近摸底发现,全村有改厕意愿和条件的达680户。10月,正是报明年改厕申请的时候,丁楼村也准备报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