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竞争压力四处拓展销路 地产葡萄闯市场各有门道

06.08.2015  06:30

 

图为马洲果园内,工人们在采收葡萄。    朱 其摄

 

你方唱罢我登场。连续晴好天气之下,终于迎来了地产葡萄的大量上市季。

 

葡萄减产,上市迟晚

 

昨天,在公新公路沿线,近50个葡萄销售摊位搭建在道路两旁。城南园区中桥村葡萄种植大户朱玉良说,今年我市雨水多、气温低,特别是6月底的大暴雨让种植户损失惨重。市葡萄产销协会会长殷洛明介绍,今年是我市葡萄种植史上遇到的最糟糕年份之一,受淹严重的葡萄园减产五六成,情况好的产量也要打个八折。据统计,今夏我市上市葡萄总面积约4000亩,预计总产量3500吨,与去年同期6000吨相比锐减近半。

 

产量少了,价格是不是高了?家住城区的陈国华在老江平线花25元买了两串乒乓葡萄,算下来8元/斤,同批上市的夏黑葡萄10元/斤,与去年同期的每斤10元~12元相比,略有下降。摊主介绍:“前年刚上市的时候15元/斤都卖过,但现在老江平线上,本地、外地的葡萄摊位少说有二三十个。就算今年葡萄减产,我们也不敢卖太贵。”2003年以来,我市葡萄种植面积以每年增加近200亩的速度扩张,今夏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按照各品种平均亩产2000斤计算,目前我市葡萄市场已经基本饱和。再加上外地葡萄抢市场,本地葡萄销路堪忧。

 

殷洛明说,靖江的葡萄虽然品质不错,但由于气候原因,本地葡萄上市比临近的江南葡萄晚5天,比浙江葡萄晚10天。如今等到靖江葡萄上市了,大量的外地葡萄已抢先占领了一部分市场。

 

卖葡萄“各显神通

 

面对各种压力,本地种植户不退缩。他们各显神通,有大胆“走出去”、结伴搞批发,也有人“傍上”淘宝网、微商等互联网平台,个个都“”得风生水起。

 

城南园区中桥村是我市小有名气的“葡萄村”,今年村里的种植大户们抱团“走出去”,在无锡、常州等地收获近万斤订单。在斜桥镇、马桥镇等地,原本守着田头搞零售的种植散户们,今年主动出击,到本地市场跑销路,最终在森林果业、三果演义水果超市、红太阳水果批发市场等大型水果销售市场收获订单。

 

除了“抱团取暖”的传统把式,我市一群“潮人”种植户还傍上互联网。马桥镇徐周村葡萄园日前全面挂果,大学生村官们忙着给葡萄拍照,传到淘宝网挂牌销售,同时联系对口微商、城区零食代购店上门取货。徐周中心村党委书记徐忠祥介绍,今年徐周村主动出击,到城区一些零食代购点、水果店找订单,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吸引市民上门采摘、批发零售。此外,针对外地客户,徐周村还开设了淘宝网店,为解决葡萄运输易被挤压、变质等问题,村里与一家快递公司达成协议,对江浙沪一带的订单采用“保险箱+冰袋”的方式运输,确保葡萄新鲜可口。

 

期待有关部门牵头办葡萄节

 

卖葡萄就是与时间赛跑,鲜葡萄一旦发生溃烂就肯定滞销。一些种植户考虑通过冷藏的方式错峰上市。记者就此咨询殷洛明,他否定这一做法。他说,鲜食葡萄皮薄,进入冷库后损耗率高达三成。葡萄上市的7月至10月上旬正好是我市水果市场的空白期,期间上市的水果品种比较少。倘若通过冷藏延至秋季上市,期间苹果、桔子等当季水果扎堆来靖,葡萄的销路不见得会好。

 

对于今后的葡萄销售,殷洛明建议我市可在葡萄种植户相对集中的区域,就近规划小型临时集中销售区域,统一安装临时摊位,集中展销。葡萄季结束后,统一拆除。目前我市有葡萄种植户300余家,倘若规划、设计到位,集中展销的葡萄棚不仅能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能形成规模效益,带动消费。此外,他期望有关部门能牵头,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大型葡萄节,通过葡萄选美、组织亲子采摘等方式,让本地市民了解地产葡萄,拉动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