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应成青少年最爱大课堂

18.05.2015  09:58

  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如何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一就是把博物馆办成青少年的大课堂。

  一些孩子、家长和老师反映,不少博物馆既不好看又不好玩。如孩子生性好动,喜欢动手动脚,叽叽喳喳,还爱动脑筋,爱问个不休。可现在不少博物馆是需要安静的,展品、甚至铁家伙或石家伙都不能碰。又如,一些博物馆是“孩子上学它开门,孩子放假它放假”。南京有许多高校博物馆,它们是多么优质和厚重的人文、教育和旅游资源,可惜多年藏在“深闺”,有幸或有缘目睹者寥寥,其发挥的作用也因此有限。

  在把博物馆办成青少年的大课堂上,许多国家特别重视。在这些国家的博物馆,见到最多的就是让学生在里面上课,布展和时间迎合孩子,具有专业水准的志愿者认真讲解,孩子积极提问和记录。学校也把参观博物馆纳入教育计划,一些课就放在博物馆里上。各方努力共同培养孩子从小就爱博物馆并学会使用博物馆,“我不在家,就在博物馆”的“博迷”很多,成为人生的一种习惯和一大享受,值得学习和借鉴。顾德宁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