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召开蒋庄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

03.03.2016  18:40

  近日,南京博物院主办的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在南博江南考古工作站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考古研究所的2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南博考古研究所对蒋庄遗址的详细介绍,并围绕蒋庄遗址发现的意义、价值等重大学术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蒋庄遗址目前共清理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灰沟等其他遗迹,出土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质遗物近1200件。其中,带有猪形刻画文字符号的黑陶壶,反映了良渚先民的生产生活与艺术创意;而刻画有“”字形祭台符号的玉璧,也是首次在有明确地层关系和共存关系的墓葬中出土,对于良渚先民精神信仰的研究弥足珍贵。蒋庄遗址已于今年1月12日入选2015年度“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会议认为,蒋庄遗址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长江以北首次发现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遗址葬式葬俗丰富多样,出土部分人骨及葬具保存情况较好,是良渚文化迄今为止发现保存骨骸最为完整和丰富的墓地资料,对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社会组织关系、人种属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考察了张郭镇东部的泰东河畔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发掘现场,观摩了遗址中整体套取的多具遗骸以及修复的古代陶鼎、陶鬶、陶罐、陶尊和各类陶片标本等。

   专家点评: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震旦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伯谦表示,蒋庄遗址的考古发掘,突破了以往良渚文化北不过长江的传统学术观点,确定了文化分布到江苏兴化一带,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以往良渚遗址都没有什么遗骸,蒋庄遗址中发现了这么多的保存完好的良渚时期人类遗骨非常难得,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宝贵的资源,加强研究,揭示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表示,张郭镇要充分利用蒋庄遗址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名镇。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认为,蒋庄遗址的遗骸,为研究古代葬式、葬俗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研究资料,出土的陶器年代跨度很长,显示出自身特点。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蒋庄遗址的发现是考古界的重大事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最好例证,希望文物界和政府部门共同挖掘好、整理好、研究好、保护好蒋庄遗址。

(南京博物院)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