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传统理念的“零起印”

12.10.2015  17:16

              进入21世纪,数码印刷以其没有转印版材的优势,提出了一本起印的概念。但考虑到出版的综合成本,出版社图书印量500册起可以说是一个底线,虽然500册以下的图书印刷市场总量极小,但并非有利可图。在同等工价和工期条件下,传统胶印在印刷质量上的优势决定了短版、小印数图书将重新回归传统胶印企业手中。

        数码印刷成本过高难赢利

        不考虑装订等印后工艺,使用数码印刷机印刷1本图书和1000本图书的成本在理论上是一样的。一本起印的概念看起来很美,但是对于出版社来说,需要考虑出版的综合成本,选题、约稿、修改、编辑、审核、排版等工作的成本加起来,最低也在1万元左右,即便考虑图书发行中的成本和渠道的折扣,1本图书定价30元,印刷500册,码洋1.5万元,基本上也是不挣钱的。

        2010年以来,北京京华虎彩印刷有限公司、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在北京的短版图书市场上率先发力,将图书数码印刷的价格降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市场业绩。然而,仔细分析这两家公司的业务构成就会发现,它们的图书印量主要在500册~2000册,占其业务总额的90%以上。

        一方面,数码印刷的特殊工艺使其对于印刷纸张选择苛刻,这就增加了图书出版印刷纸张的成本;另一方面,数码喷墨印刷的油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再加上高额的设备投入资金,实际上数码印刷很难赢利。以上3个因素也制约着数码印刷图书的进一步投资和扩产。

        胶印企业取消起印量路还长

        现在即便是速度最快的数码轮转印刷机,24小时不停地印刷一天也只能印刷约1.8万本图书,而购买这样的一台印刷设备需要投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以每本图书平均印刷3000册来计,也只能印刷大约6个品种的不同种类的图书。要是用传统胶印设备来达到同样的产能,使用国产宽幅胶印机只需要投资150万元就足够了。胶印设备和数码设备的投入产出率之比达到1:13之多。再考虑到纸张和油墨的成本,传统胶印取消起印量将会胜出。

        今年起,易丰股份率先在业内发起了短版图书取消起印量、48小时交货的市场活动,在众多的出版社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易丰的这种破局行为给数码印刷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并与其形成了竞争关系。易丰的报价直接将数码印刷和传统胶印的价格平衡点从1500册推到了400册左右,交货期甚至比数码印刷还要短。

        但传统图书胶印企业全面取消起印量,真正与数码印刷开展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多频次、小印数、短工期的印刷方式,需要传统印刷企业从管理思想到管理方式上的转变,也需要长期的信息技术积累,虽然多数印刷企业目前难以做到,然而这种趋势却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