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非遗赴沪“秀”绝活

08.03.2015  14:05

  新华报业网讯 栩栩如生的萌羊灯彩、深沉悠远的梅庵古琴、朴拙典雅的蓝印花布……6日下午,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在上海浦东新区的证大喜玛拉雅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技艺展现场,20余位南通工艺美术非遗项目传承人操作演示,手艺活儿眼花缭乱,前来参观的上海市民赞不绝口。

  几只普普通通的面团,一把平平常常的剪刀,数十支不起眼的竹签,经过一双手不断揉揉捏捏,再一把剪刀修来修去,一会,一只“光头强”卡通形象的面塑立马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如东面塑传承人罗彬手中。“太像了!”市民葛先生带着儿子葛向南聚精会神地观看非遗大师的技艺,发出阵阵惊叹。

  南通灯彩第四代传承人何林祥,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托起兔子灯的骨架,一只手用细长的竹签蘸了些许白色的乳胶轻轻地涂抹在铁丝上,然后,再将描绘着五彩图案的宣纸轻轻粘贴上去,一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兔子灯就完成了。

  南通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6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40个。此次从中挑选出20个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赴沪参展。(本报记者 付奇)

编辑: 廉昕朦、王瑶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