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通警方破案逾万件 29起命案均在30小时内侦破

18.03.2016  22:50

  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近年来,南通警方构建了以“类案打击、多侦联动、合成作战”为内容的“破案机制”,2015年里南通警方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万余起,29起命案均在30小时内侦破,“八类”案件破案率高达97%,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同比增加115%。

   四维侦查,违法犯罪无所遁形

  勘查现场不是一把刷子走天下,在重视基础勘查的同时,要做到四个延伸。2015年以来,南通刑侦部门创新多维立体现场勘查新模式,要求技术员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必须做到从“中心现场向关联现场、平面现场向立体现场、实体现场向虚拟现场、案件现场向防范现场”的“四个延伸”,做到每起案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警力全面、细致勘查案发中心现场、关联现场,第一时间调取与案件相关的物证信息。

  多维立体勘查机制的实施进一步拓展案件破案抓手,提高刑事技术精确打击的效能。

  今年1月,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贸广场多家商铺被盗,在现场监控中,办案民警发现犯罪嫌疑戴口罩、手套、鞋套进行盗窃。于是,办案民警将现场勘查从中心现场向外围延伸,在现场外围治安监控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踪迹,并在该处成功提取到相关物证,通过比对,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南通刑侦部门最大限度挖掘刑事技术的指纹、足迹、DNA数据库的破案潜能,为侦查破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多警同步,小型单元成破案尖刀

  多年来,南通的刑事发案率始终处于全省最低水平,2010年以来,“八类”案件破案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命案侦破连续22年超过95%。然而,南通刑侦部门也发现,对于面广量大的一般性侵财案件,值班处警民警不管侦查、管侦查的又不管处警,造成各个环节易脱节。为在快速高效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的基础上,将打击重心向涉及民生的多发性侵财案件转移。

  今年,南通刑侦部门提出在各派出所建立了小型作战单元,承担小区内一般形式案件的接处警、现场勘查、案件侦查及信息采集、刑侦基础、逃犯抓捕等职责,据了解,目前全市131个基层派出所全部建成小型作战单元,全市侦破侵财类案件数同比增长三成。

  市区虹桥街道盗窃电瓶车案件一度高发,去年以来,虹桥派出所组建了以视频侦查、技术勘查、阵地控制、巡逻盘查为主的小型作战单元后,副所长朱翔介绍,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警情,据此安排案件的侦查以及当晚的巡逻路线,“几乎每天都能发现破案线索。”据介绍,该所辖区的盗窃电瓶车发案率下降了36%。

  为了有效支撑基层派出所小型作战单元的“前方作战”,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整合警务资源,成立了“合成研判作战中心”,其中刑警、交警、指挥中心等6个警种部门实行常态进驻,全天候集中运作,巡特警、治安、反恐等12个警种部门实行应急进驻,构成了多警种合作的集约化打击模式,共同组成打击犯罪的利刃尖刀。

   精细管理,建成全国一流实验室

  3月10日,从公安部传来“两冠”的喜讯,南通市刑警支队三大队痕迹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重点司法鉴定专业实验室、DNA实验室被评为全国一级DNA实验室。至此,刑警支队已实现《江苏省公安刑事科学技术三年发展规划2013-2015)》的目标。

  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胡文瑞支队长介绍,去年市公安局专门出台《加强刑侦工作十项措施》,将刑事技术工作纳入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定位要求。

  随着市、县两级刑事技术大楼的建立,南通刑警进一步完善了从现场物证发现、提取、检验、鉴定、归档科学流程一体化的先进体系。依托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果,警方深入挖掘新的破案增长点,深入挖掘现场提取的物证的多元化价值利用,实现现场物证价值最大化。先后建立了现场血痕价值最大化工作流程、显微提取脱落细胞与微量物证后进行DNA、理化检验等工作流程,为一批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支撑。

  南通刑警组织开展技术攻关,鼓励刑事技术人员从实战角度进行小科研、小革新、小创造。DNA专业的《现场检材常染色体基因型拆分研究》等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验收,通过一年应用,成功侦破案件306起;法医病理研究填补南通公安技术的空白,投入案件检验鉴定……

  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实战中的应用,有力地提升南通刑事技术整体实力,两年来,实验室共受理侵财案件1.5万起、检材近6万份,直接比中破获案件串并案件逾5000起,南通刑警支队连续两年被省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所队。(南通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