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沈绣第五次成为国礼

23.03.2016  11:07

  中国江苏网3月23日讯 “衷心感谢肖像画作者的辛勤劳动!”昨天,南通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向记者展示了一封来自中国驻克罗地亚共和国大使馆的特殊信件。寄件者是中国驻克罗地亚共和国大使馆,随信附有一张照片,上面是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与自己一幅肖像的合照。在照片下方,总统对肖像作者致以谢意,落款还附上了亲笔签名。

  基塔罗维奇总统与之合影的“肖像画”,其实是一幅刺绣作品。而它的作者,正是南通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介绍,这已经是他们迄今承制的第五件国礼了。卜元说,受基塔罗维奇总统委托,中国驻克罗地亚共和国大使馆向他们发出邀请,约国礼团队到总统家中做客。

   五度承制国礼

   是荣光更是压力在肩

  去年5月的一天,沈寿艺术馆馆长卜元接到外交部礼宾司交办的一项秘密任务: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年内访华,届时沈绣将作为国礼赠送给总统。

  南通沈绣被外交部看中,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元首,这已经是第五次。但卜元放下电话,还是有些忐忑:“基塔罗维奇总统何时访华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准备国礼的时间务必越短越好。”卜元说,前几次送出的国礼绣品无论从艺术水准、还是绣工绣技,都广受外界好评,再次承制国礼,对全馆上下来说,既是光荣,更是一份巨大的压力,“不能失了我们的水准”。

  按照外交部的要求,这次为基塔罗维奇总统定制的国礼,是总统的个人肖像。肖像,是沈寿艺术馆“国礼团队”的强项。此前,由他们承制的《普京总统肖像》,曾让普金总统一连发出“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太美了!”三句赞叹。但卜元等人此次丝毫不敢怠慢:“制作《普京总统肖像》,我们呈现的是他带领俄罗斯走向新时代那种坚毅强悍的气质;但基塔罗维奇是位漂亮的女总统,我们希望她的肖像让人感觉到,总统本人那种既庄重大气,又不失睿智与亲和力的美。

  一件优秀的肖像作品,绣稿设计是灵魂。作为《基塔罗维奇总统像》的总监制,卜元在接到任务后一遍又一遍翻看琢磨了外交部提供的总统照片。为了能淋漓尽致地展现总统最美最传神的一面,他还仔细向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询问了总统的生活习惯,并从网上搜出总统此前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动态画面,捕捉各种细节。

  1个多月的时间里几易其稿,卜元赶在2015年6月底前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作品。这幅肖像并不是简单复制照片,而是综合了十几张基塔洛维奇总统肖像照的元素进行了再创作。总统多数场合都是含蓄地抿着嘴微笑,卜元却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她在刺绣作品中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充分展现迷人的笑容。

  当卜元带着这份画稿,再次赴京来到外交部时,得到的是一片肯定的赞许声。此时,他的心里也终于有了底:第五份国礼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重头戏就是紧锣密鼓的绣制工作了。

   国礼团队再集结

   重现总统迷人青春风采

  绣制《基塔罗维奇总统像》,卜元再次启用了以沈绣艺术家李锦云、印俊平、冯丽、花丽、周晶等人为主的“国礼团队”。尽管团队中李锦云等四位工艺美术大师都是国家认定的省市级沈绣非遗传承人,个个绣龄超过四十年,但大家还是对照设计稿,就用线、用色、针法、技法进行了反复推敲研究,做足准备工作后才上绷开绣。

  卜元向本报记者介绍,《基塔罗维奇总统像》高122厘米、宽100厘米,是沈寿艺术馆目前为止绣制的单幅尺寸最大的外国元首肖像。整幅刺绣以满绣的形式呈现,使用了金色、红色、蓝色、褐色等近百种用天然蚕丝经特殊染色的丝线。

  “基塔罗维奇是受人爱戴的总统,但她首先是一名充满魅力的女性。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卜元说,为了在体现肌肤纹理的同时,表现出总统脸上由内而外焕发出的健康色泽,他们创新使用了肌肉针的绣法,让现年46岁的总统一下子“穿越”到十年前,于沉稳中更展现出迷人的青春风采。

  整件作品中,最耗工夫的莫过于服饰部分的绣制。画面中,总统所穿的是一件呢料西装,白色打底,中间穿插着黑色的呢线,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好多密集的黑点,形状大小、颜色深浅都不规则。打底稿时要是直接用颜料点到缎面上,既难上色,又容易晕染,极难把握。卜元想了好久,终于从一位画家朋友那里得到了灵感,以碱性的肥皂水润笔后,蘸取颜料上色,果然就没有再“”。就这样,顺着底稿的颜色与大小,绣娘们一个个填色,为此费了不少眼力。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让卜元团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去年10月,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来华进行国事访问。而此时,国礼《基塔罗维奇总统像》的绣制进度刚刚过半。令众人长舒一口气的是,虽然礼物没能在总统访华时送出,但外交部无意选择其他礼品作为替代。礼宾司特意交代卜元:国礼要继续绣下去,送给总统作为圣诞礼物!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了,大家却更加有斗志了。“一定要使出我们的看家本事,把这幅作品绣到极致。”带着憧憬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感情,“国礼团队”满腔热情继续投入到绣制中,每天加班加点,历时近5个月,终于在去年12月9日完成了《基塔罗维奇总统像》的全部制作、装裱工作,交由外交部在圣诞节期间作为国礼送出。

   借助国礼效应

   南通沈绣蜚声世界舞台

  南通沈绣,又称仿真绣,由清末民初刺绣大师沈寿创立,是在继承我国名绣苏绣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刺绣艺术奇葩。这种刺绣技艺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其色彩比传统刺绣更丰富多彩,尤其是人物肖像的表现,生动、传神、逼真,无与伦比。2008年6月,南通沈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从2009年首次获得承制国礼《奥巴马总统合家欢》的机会,再到绣制《比利时国王夫妇像》《普京总统肖像》《比利时国王合家欢》《基塔罗维奇总统像》等国礼作品,卜元带领着“国礼团队”,不觉间已经走过了六年光阴。五次国礼绣制的过程,也是一次又一次接受挑战的过程。每一次,这支团队都是精诚合作,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他们把精美的艺术品送进了美国白宫、比利时皇室、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等处,让南通一次次蜚声国际。

  “这是我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一件作品。”向记者展示第五件国礼时,卜元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的确,无论是从立体感、光感、质感,还是从人物的神态神韵,《基塔罗维奇总统像》都将沈绣艺术的肖像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卜元说,虽然现在愿意沉下来传承沈绣艺术的人不多了,但他还是希望借助国礼效应,再一次把南通和沈绣艺术推向世界的舞台,吸引更多人来这里参观、学艺。“这门独特的技艺不应该就此被埋没,”这也是他和团队承接国礼制作的最大动力。

  记者王玮丽

编辑: 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