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发区法律援助多措并举取得实效

23.01.2017  02:09

2016年,南通开发区切实加大法律援助工作推进力度,完善法律援助多种便民举措,拓展受援范围,努力使法律援助真正成为民心工程。该区先后受理法律援助42起,其中个人受援29起,群体性受援13起,累计受援536人,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一是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针对企业转型升级、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等群体性问题,全区及时把法律援助作为解决棘手问题的主渠道。为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在法律框架内得到有效解决,全区各党政部门提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完善规范化的处理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程序和流程,及时导入法律援助范畴,做到应援尽援,将复杂问题置于法律框架之下,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打造联合处理平台,拓宽工作广度,形成法援合力。 在处置群体性争议的过程中,全区积极引入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以市、区法律援助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律师、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志愿者、专职调解员等专业队伍为骨干,在弱化劳资双方对抗性的同时,提高“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效率,缩短矛盾纠纷解决时间,防止因争议久拖不决而导致矛盾激化。实践中,全区形成法律援助与法院、劳动保障、信访等部门联动处置机制,大大增强了工作合力。同时,针对阶段性工作重点和年度重大工作任务,采取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在事发地设立司法服务组、在重要项目落地处法治协调组提前介入等措施,提供快捷、便利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从源头处维护权益,彰显法律维护弱势群体的本质。

三是加强资金保障,强化援助力度,确保落到实处。 针对一些涉及人数较多、拖欠工资时间较长、办理过程比较复杂的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全区职能部门创新思路,强化经费保障,积极与关联的公司、属地街道等协调沟通,多渠道为劳动者弱势群体提供法援保障,2016年度累计发放法律援助资金13万余元,一年来全区没有赴宁进京上访的群体性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