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审计局用“匠心”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

13.04.2017  17:54

  近年来,南通市审计局面对高密度、高强度、高难度审计工作形势,发扬匠心精神,以“彰显先进的审计理念、打造严谨的控制体系、着力顺应社会公众的期待”为目标,从严从细筑牢审计质量“生命线”,为依法高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供了保证。

 

彰显先进的审计理念

  审计理念看似务虚,但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基于这样的认识,该局把学习先进审计理念作为一项常态工作,连续十多年,以冬季集中整训为契机,先后邀请审计署、省厅以及兄弟市的审计专家现场讲座,以助审计人员掌握审计工作最新要求和发展趋势;近年来,还先后联系南京审计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校,对全体审计干部进行素质提升专题培训,拓宽思路和视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关于“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要求后,该局结合先期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提请南通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8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开展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并据此先后完成了所辖海安、如东、海门三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其做法获评江苏省优秀法治案例提名,得到审计署、省厅和全国各地诸多同行的认可,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形成包括实施、管理、考核以及结果运用在内的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没有先进的审计理念作支撑,没有高度的审计敏感性,就没有南通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稳步推进。

 

打造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

  依法依规实施审计是保证审计项目质量的根本所在、底线所在。该局注重改进质量控制体系,先后出台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办法》《审计计划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审计现场管理办法》等38项审计业务制度规定,从计划、实施、审理、报告和处理处罚等各个环节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协调有序的审计权力运行机制;为保证坚持依法审计原则不松动,执行制度规范不走样,该局每季度对审计项目审理情况进行通报, 指名道姓揭示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表扬在方案编制、取证单等方面好的做法,激浊扬清,增强效率;在落实检查考评机制方面,该局连续十年组织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优秀审计案例评选等活动,总结审计质量的管理薄弱环节和审计风险点,提出加强和改进质量控制的意见。


  审计整改是检验审计质量和成效的重要标尺,该局先后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配合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办法》,充分运用提请协助执行和提请人大、政府督查等手段,确保审计整改到位;同时,借力依法行政考核,认真评价各县(市)、区、各部门落实审计整改、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以考核促整改,2016年,有3家被审计单位因为整改不到位被扣分;此外,该局连续五年开展审计整改专项督查工作,对整改不力的,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落实整改责任。

 

着力顺应社会公众的期待

  多年来,该局一直把符合公众期待作为提升审计项目质量的着力点。为准确把握公众期待的焦点,该局连续5年,公开在《南通日报》、南通电视台、网站、微信平台等媒介向市民发布公告征集项目计划,并向四套班子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放书面征求意见表,项目计划基本达到了聚集热点难点,不留监督“死角”的要求。


  公众期待听到更多的审计声音,看到更多的审计精品,为此,该局不断加大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把撰写信息作为评选优秀审计项目、先进处室(个人)的必备条件。五年来,在《新华日报》《中国审计报》《南通日报》等媒体发表宣传稿件2000多篇,同时,推动全市审计机关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局门户网站等发布审计结果公告近300篇次,公告内容集中在重点工程项目、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公积金、环保等民生关切的重要事项。因为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听到了审计故事、了解了审计情况,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度也日益提升,近年来,在每年的“万人评议市级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中,该局一直保持位居前列。


  在推动反腐败工作方面,公众也给予审计越来越多的期待。为此,该局先后会同纪检监察、公安、检察等执法执纪部门,共同研究建立了案件查处配合的常态机制,与市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与完善案件线索移送工作的意见》,完善线索移送、处理和反馈机制,实现法律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紧密衔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增强反腐败工作的合力。近年来,该局共向相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47件,其中已有处理结果的16件,共有17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1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人被诫勉谈话;已立案的5件,涉案人员18人,冻结拆迁补偿款7540万元。(王晓倩  朱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