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局深化合同助农工作

18.07.2016  20:44


  为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南通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合同监管与服务职能,采取措施深化全市合同帮农工作。
  一是推进合同法律法规宣传。采用集中培训、个别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利用报刊、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开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合同法律意识,增强企业和农户的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广大农户依法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自觉性,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二是推进涉农订单规范指导。对涉农企业自制的订单农业文本实施有重点的帮扶指导,对文本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违约责任是否明确,条款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等进行把关指导,纠正垄断、失信行为。积极为订单农户提供合同咨询服务,增强双方对涉农合同法律约束性的认识,指导当事人依法签订、变更合同,监督涉农合同当事人依法履行合同,定期开展对订单农业履行进度情况的回访和检查。
  三是推进涉农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大力推广涉农合同示范文本,指导涉农主体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规范化条款。加强重点涉农示范文本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和经营户的合法权益。
  四是推进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发挥动产抵押融资功能,采取个性化帮扶措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打造融资平台,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帮助协调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户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为农村中小市场主体资金融通创造条件。积极推介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信用指数高的涉农企业,实现“银企对接”;在动产抵押登记主体上,向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户延伸,最大限度地扩大涉农受益群体。上半年全市共办理涉农动产抵押登记24件,为涉农主体融资4.86亿元。
  五是推进涉农主体信用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引导涉农主体参加“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活动,不断提高涉农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增强涉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诚信示范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力度,表彰诚信涉农企业和农户,同时强化失信退出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努力打造“信用农业”。近年来在涉农行业发展省、市级重守企业41家。
  六是推进查处合同欺诈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以规范农村经营主体的合同行为为切入点,以纠正并查处涉农格式合同的霸王条款为重点,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加大对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蓄意进行合同欺诈、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推进“农业增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