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01.06.2015  11:23

  南通大学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秉承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理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面向社会需求,强化人才科学培养。学校进一步明确学术型与应用型并举的人才培养定位,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创新、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设立省校两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60多家,与41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立600余家就业基地,将企业当成毕业生的“论文实践基地”。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与南通振华港机和苏南重工,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实施订单式培养。为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学校对地方产业分布和社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形成《长三角区域地方发展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对接情况》调研报告。  
  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筑牢育人基石。学校积极推进以研究性教学和自主性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现课堂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将教师言传身教与课程体系构建相结合,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第二课堂教育,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校建成了以工程训练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和公共实验平台。
  坚持立德树人,引领育人机制。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成长发展为目标,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大学工、大教育”的生动格局。坚持新生入学教育,以通大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精心打造文化育人。以“提升能力、意识、素养”为核心,将助困与扶志、自强相结合,提升“资助育人”的新内涵,实现学生资助从单纯的“助”向“育”提升。由南通大学学子创立的“童梦”公益发展中心以留守儿童资助为目的,逐渐形成了以“筑梦”慈善、“向日葵”心理辅导、“大白兔”医护、“大拇指”义务支教等形式为主体的“童梦”志愿活动。开展“南通大学好青年”评选活动,有效激发群体效应,进一步推动学习校园楷模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