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从入职培训开始 - 南通国税科学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培养“135”工程纪实

24.06.2016  17:35

 

  如果把漫长的职业生涯看作人生的长跑,那么入职培训就是新人在起跑线上的关键助力。2月23日,江苏省南通市国税局组织为期一周的2015年新录用公务员风险应对培训。该局已连续7年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培养“135”工程,尽管这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却是他们超越自我、迈向未来的第一步。

  栋梁之才,涌现新生代力量

  这是一个个闪烁着青春光芒的名字:2013年录用公务员白书奎,先后参加国家税务总局数字人事项目组、江苏省国税局电子税务项目组、互联网信息集中智能采集工作组及市(县)项目组,已成功开发软件并应用9个;2010年录用公务员毛世伟,在首届精英赛中,所在团队获得冠军,先后在总局科研所《税收科研资料》、省局《江苏国税调研》及国办专报等发表论文及文章8篇;2012年录用公务员季玉潇,参加省局税收管理改革知识竞赛,以她为主力的团队获得二等奖,她本人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注册会计师、律师、注册税务师资格证书;2010年录用公务员顾宇佼,先后被评为南通市通州区国税局“我身边的好税官”、南通市国税局窗口服务标兵、南通市优秀共青团员,并荣立三等功。他们仅是该局6批212名新录用公务员之一。

  江苏省国税局副局长周柏柯认为,南通市国税局积极探索实践的“135”工程,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和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科学培养,实施集团化运作

  遵循现代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和规律,着眼国税事业发展的需要,实施集团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南通市国税局新录用公务员培养“135”工程特色鲜明。

  该局局长凌曙明介绍,“135”工程,即一年集中培训,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内,不分配到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是在市局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全面培训,待试用期满且考核合格后再上岗;三年跟踪管理,即从引导持续学习、深化岗位锻炼、开展专项培养、鼓励争先创优、完善跟踪档案、合理调整岗位着手,强化后续管理;五年成果展示,即通过南通市国税局新录用公务员“135行动”在线信息管理平台等,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引导和激励新录用公务员快速成长、成才。

  该局统筹谋划新录用公务员培养工作,培训围绕国税重点工作开展,深化纳税服务、风险管理、税务稽查等方面内容。培训工作做到“三个结合”,即普遍了解与重点掌握相结合、熟悉税收政策法规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学习税收业务知识与学习工作经验和锤炼工作作风相结合。

  该局采用集团化运作、项目化管理模式,集合全系统资源,打破层级部门界限,实行市、县两级联动,部门协作分工。市局主要负责对新录用公务员的培养和培训方案的制定,组织对新录用公务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的各阶段目标管理考核;县(市、区)局、市区分局主要负责实施市局培养和培训的方案,选配职业辅导员,重点组织岗位实践活动;各部门主要负责培养和培训的智力支持。

  需求导向,创新保障机制

  南通市国税局选配了由市局领导、部门处室负责人,以及市局机关及基层业务骨干组成的师资团队。目前,兼职教师共有26名。该局还广泛邀请院校教师,对学员进行重点项目培训。

  市局建立了由局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组,由市局人事处和县局人教科专人管理。在学员的自主管理上,成立了班委,建立了学习小组。建立了统一调控、配合协调、监督约束的学员管理制度。制定并下发了培养方案、培训考评,学员考勤、学员结业及班委会工作办法等,确保管理质量和效率。

  首先,从军事训练和拓展训练着手,使学员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其次,分阶段开展专题培训。其中,在公共知识培训方面,包括“我与我的国税”专题讲座、廉政教育、国税文化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等7个方面;在岗位操作培训方面,共有7项28个方面内容,涉及国税工作的方方面面。专题培训共分四五个阶段。最后,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测试,及时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

  在每一阶段的专题培训结束后,根据培训的内容,学员分别到所在的县(市、区)局和市区分局,在所选配的职业辅导员的指导下,依次集中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别在4个岗位开展,即纳税服务前台岗位、纳税服务后台岗位、风险应对岗位和税务稽查岗位。每一个岗位均进行测试,实行阶梯式过关,测试合格后方能流转至下一个岗位,逐步形成了“专题培训、分散实践、阶段考核”的培养模式。在集中培训结束后,采取轮岗锻炼等措施,促进学员更快地成长。

  提升质效,打造精品工程

  “新录用公务员专业庞杂,涉及数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计算机、税务、审计、会计等多种学科。如果遵循惯例,按专业分类培训也行。但为了税务事业的百年大计,我们还是把他们全部纳入专题培训,围绕税收工作重点,深化培训,交任务、压担子,强化岗位锻炼,完善实践经验。”南通市国税局副局长陆秋丹说。

  该局在课堂教学上,采用互动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方法。在注重政治理论教育、税务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建设、团队建设。

  利用局外优势,打造精品培训项目。一方面,就制定的学员培训内容、培训方案,征求院校教师的意见;另一方面,邀请院校教师进行专题重点培训。

  创新考评方式,激励学员出精品。该局还对全体学员进行综合考评,分析个人能力、偏好和岗位适应程度,为各单位在学员的具体岗位分工上提出建议。把学员的培养工作纳入每年绩效管理的人才培养项目予以考评,对培训工作不力的进行责任追究。开展专项工作督查,建立培养工作信息通报和反馈制度。

  搭建工作平台,实现科学管理。为实现对学员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该局开发了“135行动”在线信息管理平台,设立培养动态、集中培训、岗位实践、跟踪管理、成果展示板块,下设26个子栏目,涵盖教育培训、实践操作、后续管理等方面。

  以“数字人事”为依托,推进青年干部培养。在2015年新录用公务员培养工作中,把其中的“一年集中培训”完整地嵌入“数字人事”系统。并据以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配备职业辅导员。

  精英比拼,拓展发展空间

  “精英赛是搭建展示国税青年干部才能的平台,通过这样的舞台,激励我们积极钻研业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该局第三届青年干部精英赛个人二等奖、最佳新人奖获得者王跃说。

  南通市国税局从2011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青年精英赛。在首届精英赛中,参与决赛的18名队员中就有5名新录用公务员。在第二届精英赛中,参与复赛的75名队员中有25名新录用公务员。在2015年5月的第三届精英赛中,新录用公务员斩获新秀奖1名、最佳辩手奖2名、最佳表现奖3名。

  以精英赛开道,南通市国税局通过活动组织和制度建设强势跟进,全方位、立体化助力青年人培养计划。一方面,开展适合青年人特点的主题活动,以青联组织为依托,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增进交流、排解压力、拓宽视野,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新录用公务员培养新机制、新方案。加强横向评比,在专项评比、竞赛等活动中,鼓励新录用公务员争先创优,展示青年人的风采;拓宽培养渠道,把握新录用公务员可塑性、成长性较强的特点,注重培训效果的转化,以岗位实践促进能力提升,协调好个性发展需求与组织建设需求的关系,激发潜力,使组织和个人互利共赢;优化轮岗制度,使新录用公务员拥有优化知识结构的实践机会。

  为了畅通青年干部职业发展新渠道,建立了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类型的后备人才库,吸收新录用公务员参与项目攻坚组。同时,启动优秀干部进机关计划,出台机关工作人员选调办法,已选调13名优秀干部进机关。

   

唇枪舌剑,头角峥嵘,精英赛上赛精英

 

勤学躬行,春风化雨,一线深入诲不倦

 

飒爽英姿,烈日燃志,军营磨砺健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