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南教育,成就孩子未来

02.11.2015  10:37

    新华网南京11月1日电(毛春玲 黄佳丹)在中国“教育之乡”的南通,谁都不会想到在海门市,有这样一所中南东洲国际学校,今年的中考成绩总分700分以上的人数占了初三总人数的10%,全校40%的毕业生,共125人被省重点海门中学录取,总均分、高分人数、录取率,统统全市领先,刷新历史记录。不光是今年,近几年中南东洲国际学校的成绩都是遥遥领先,让人刮目相看耳朵一震。

  优质的教育力量,跃出了中国“教育之乡”的一匹黑马

  2012年正式更名为“中南东洲国际学校”的前身为德明初级中学。中南集团投资1.25亿元办学,成为当时南通唯一民办中学。无论是升学教育,还是素质培养,中南东洲国际学校在当地,都称得上是一面鲜明的旗帜标杆。强健的教师阵容,创造了超高的升学率。新加坡教育家杜辉生先生担任名誉校长,拥有特级教师3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1人,北师大校长培训中心指导教师1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6人,南通市骨干教师1人。

  优渥的资源优势,造就了特色的培养模式。学校每年有大量与海外学校展开师生交流的项目;毕业生能直接申请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知名高中;同时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本迪戈高中合办共建孔子课堂。这里的学生既能选择国内顶尖名校,也可以选择出国深造。一方面老师本身已是最优秀的教育骨干,同时还能有机会出国汲取更多外国经验。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中南东洲国际学校就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异地重建初中,奠定了今天南通第一初中的地位。

  创造这一切的背后,中南集团是最强大的后盾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南集团就在构思投资这个学校,今天我看到了学校取得的成果非常开心,中南拿出一个多亿来建设学校是值得的。看到这么好的学校,中南集团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投资教育。” 这是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在2014年9月1日中南东洲国际学校开学典礼上的一段讲话,句句言语中透露出他对这所学校的用心、信心及支持。从建校伊始,中南就先后投入1.25亿资金支持学校建设,到2012年正式更名为“中南东洲国际学校”,并引进全国知名的中学教育集团--东洲教育集团委托管理。正是竭尽全力的付出,中南东洲国际学校才能在中国的教育之乡中迅速脱颖而出。

  

  陈锦石(中)走进教室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陈锦石的心路历程 助学可以改变更多人命运

  捐资兴建中南东洲国际学校,是中南集团捐资助学事业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多年来,三十多所中南希望小学早已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播下种子的同时,也种下了希望。 “我出身在海门的一个贫苦家庭,从小就体验了人生的艰难困苦。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我没有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接受完整的教育,为了维持生计,我四处奔波,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我曾要过饭、打过渔、耕过田、捡过废品、学过小手艺、做过小买卖,吃遍了苦头。但我从不沉沦,我相信通过奋斗,一个人的命运会改变。我很要强,下决心要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无论做什么,我都会在心里暗暗较劲: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如是道。小时候没有受到完整的教育,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的心目中是一个永远遗憾。一方面他知道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能出人头地,另一方面从他创业开始,他就暗下决心,要捐建更多的学校,为更多人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 “作为常乐人,我一直铭记着同乡、清末状元张謇的人生格言:‘天地生人,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后来,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做一家有责任心、受人尊敬的百年企业,正是中南毕生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