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系列报道十二

31.03.2015  21:18
 

泗洪站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第4梯级泵站之一,位于宿迁市泗洪县朱湖镇东南的徐洪河输水线上,洪泽湖顾勒河口上游约16km处,主要任务是从洪泽湖抽水,通过徐洪河输水至第5梯级睢宁站下,并结合徐洪河地区的排涝,改善航运条件。

泗洪站作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我省境内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枢纽工程,建筑物类型多,建设周期长,建设情况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严格管理,创新施工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落实了各项加快进度措施。经过全体参建人员四年的辛勤努力,2013年5月24日顺利通过通水验收,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多举并措推进工程进度

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泗洪站枢纽工程单项建筑物多,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是东线一期工程运西线路上的控制性工程。自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泗洪站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得到了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泗洪站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人民群众通融理解,征迁工作有条不紊。征地拆迁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能否按照预定施工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泗洪站枢纽工程征地拆迁涉及朱湖、界集两镇及徐洪河管理所,整个工程永久征地873亩,临时占地232亩,拆迁62户房屋共5320平方米,搬迁人口148人,需要新建集中移民安置区1个,配建机电泵站1座,征迁任务繁重。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下,泗洪站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十分顺利,不到两个月,所有的拆迁工作全部结束,相关手续和资料齐全,补偿和安置也很妥善,为工程顺利完成赢得了宝贵时间。

工程布局科学合理、技术方案先进完善,建设过程亮点频现。泗洪站枢纽工程包含了泵站、节制闸、涵闸、船闸等多种水工建筑物形式,为充分发挥工程的调水、排涝、挡洪、航运、交通等综合功能,枢纽根据站址的地形、地质、水流、环境条件,结合地方排涝、通航、泄洪要求和泵站机组型号等因素合理安排总体布局。船闸与泵站两侧通过布局,减少两个建筑物的相互干扰,船闸的上下游引航道相对较短,泵站上下游引河相对顺直,不仅做到了有利施工、运行安全、管理方便,而且还收到了少占耕地、美观协调、节省投资等多重效果。在水泵选型方面,泗洪站在总结类似泵站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灯泡贯流泵机组,采用国内生产厂家与国外厂家技术合作的模式生产制造,并配用变频设备对水泵转速进行适时调节,提高了水泵装置在各种工况运行时的效率。同时,由于机组处于轻载启动和停止,确保了机组启停过程的平稳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泗洪站创造了南水北调建设两项纪录:一是泵站主厂房高支模承重脚手架采用贝雷架结合满堂脚手的组合形式,这在江苏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中尚属首次。二是在水泵机组安装等重点项目施工时,5台套后置灯泡贯流泵的主机泵安装只用了3个月时间,创造了同类型水泵安装速度的纪录。

争先创优,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展现水利精神

泗洪站总投资55893万元,工期为48个月,但因施工导流影响,与其他泵站相比至少迟开工6个月。工程建设任务重,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泗洪站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上,组织全体参建人员开展了“我为率先通水立新功”劳动竞赛活动,明确各班组(工种队)和标段的月度、年度施工任务。大家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比管理,从施工底板到完成地面层和主体工程施工分别只用了7个月和16个月,而且自开工建设以来,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实现了建设处在开工之初确立的“优质、高效、优美、廉洁”的文明工地创建目标。

工程建设过程中,全体参建人员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任劳任怨、忘我投入,涌现出了不少感人事迹,也换来了工程建设的高效推进。从开工伊始到通过通水验收,泗洪站被评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文明工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优秀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安全生产管理优秀单位”。(供稿:省南水北调办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