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管理系列报道六

30.01.2015  20:03

泰州素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境内河湖众多(引江河、卤汀河、泰东河、新通扬运河、大纵湖、喜鹊湖等),水域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泰州市里下河水源调整卤汀河拓浚工程是我省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卤汀河工程的实施,既显著提高了里下河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有效提升了南水北调北送水量保障水平,也显著改善了泰州城市水环境,增强了里下河腹部地区的排涝能力,提升了沿线文化品位,推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工程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工程实施,征迁先行

泰州市卤汀河工程全长49.79公里,涉及海陵区、姜堰区、兴化市15个乡镇43个行政村,工程包括河道整治、跨河桥梁、影响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等,概算投资13.9712亿元。工程战线长,征迁任务重。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市政府强化组织领导,大力推进征迁安置工作快速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征地拆迁任务全部完成,征迁安置阶段验收全部通过,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配套工程有序推进。

成立征迁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2010年泰州市成立了卤汀河拓浚工程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征迁安置工作,沿线兴化、姜堰、海陵等市(区)参照市级工作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征迁机构,具体负责征地拆迁。同时,市指挥部制定下发了《泰州市南水北调卤汀河拓浚工程征地拆迁工作考核意见》、《关于对南水北调卤汀河拓浚工程建设开展效能监察的通知》,加强监察考核,加快工作推进。

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 泰州市因地制宜,细化完善了征迁补偿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征迁补偿的实施意见,便于实际操作。同时,泰州市按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办法》等文件的要求,出台了《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操作程序》,对征迁实物量公示、征迁资金拨付、征迁及安置验收等流程进行了规范。在征迁实施过程中,泰州市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横幅、标语、电视、网络等载体大力宣传征迁拆迁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积极宣传工程实施意义,营造了良好的征迁氛围。操作时严格按照标准,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公平公正。同时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对商铺、企业停产停业损失等个性问题,在合理合情的前提下实行个别处理,对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可以调度的范围内,加大支持力度。

围绕重点难点,努力化解矛盾。 2011年,在沿线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2012年至今,泰州市针对遗留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坚扫尾,抽调骨干人员深入矛盾现场,加强沟通协调,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一是对突出矛盾进行专题协调。针对影响周庄公路桥实施的两家企业拆迁及高压杆线迁移事宜,多次到现场进行政策解读,成功化解相关问题。还协调解决了孙金村西侧河道切滩、渔行挡墙施工等矛盾。二是做好上访矛盾接待化解工作,努力协同各市(区)创造和谐的建设环境,保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三是采取法律手段,解决征迁扫尾中的“硬骨头”。姜堰市组织100多名镇村干部、公安民警及时处置港口公路桥非法阻工事件,保证工程正常施工;海陵区组织城管、公安、水政等执法人员强制拆除新通段一处违章码头,并组织力量保障朱庄生产桥正常施工;兴化市通过司法程序,对老阁一户居民实施强制拆除,目前影响工程实施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部圆满得到了解决。四是主动积极与各方协调,确保老桥如期顺利拆除。针对老桥拆除存在的地方矛盾和安全隐患等事宜,及时与地方政府、海事部门沟通解释,目前,老阁、周庄、朱庄老桥已顺利拆除。

实施阳光征迁,确保群众满意。 泰州市严格按照“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账核算”的要求进行管理,征迁补偿金实行一户一折发放。坚持以人为本、阳光征迁、和谐征迁的理念,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查处,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全线6个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安置房已全部建成并交付搬迁群众,95%以上拆迁户喜迁新居。

综合整治,水清水畅

实施河道整治工程。 卤汀河工程段河道总体为南北走向,南起泰州引江河出口,北至兴化上官河,设计采用平底河道,沿老河槽进行拓浚,经参建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已完成设计单元批复的工程内容,工程质量优良,安全生产无事故。经过拓浚工程的实施,里下河腹地的排涝能力显著增强,卤汀河的水质有了明显提升。

实施跨河桥梁工程。 泰州市南水北调卤汀河拓浚共新(拆)建桥梁10座,目前周庄公路桥、老阁公路桥、红星生产桥、董潭生产桥、朱庄生产桥已通过交工验收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港口公路桥、朱庄公路桥待上级部门安排验收;周庄桥、老阁桥、朱庄桥老桥已经拆除。委托建设桥梁已有五里大桥和宁乡大桥通过交工验收,西坝大桥正在抓紧实施。跨河桥梁的相继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沿线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出行。

实施影响工程和移民安置配套工程。 河道工程的实施,给沿途原有闸、站、涵等设施造成了影响,影响工程的实施,优化了沿线闸站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两岸农业生产。利用征迁结余资金,建设与移民生产生活相关的配套项目,改善沿线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河道及桥梁工程完成后,对沿线新建(退建)圩堤及新建挡墙段实施水土保持施工,并配合桥梁施工和环境整治进行绿化施工。

提升形象,发挥效益

防汛演练,苦练精兵。 2013年7月,卤汀河工程河道整治到位,工程发挥初步效益。泰州市卤汀河工程建设处联合泰州军分区开展2013军地防汛演练,此次演练,既检验了工程质量,又检验了队伍的战斗力,起到了合作双赢的作用。

桥梁装饰,提升内涵。 泰州市卤汀河建设处会同泰州市老科协、泰州市水文化研究咨询小组、兴化市水利科技研究会对卤汀河全线新(拆)建等的10座桥梁桥名及桥名装饰进行研究,通过注入文化元素,以提升桥梁文化品位内涵,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卤汀河桥梁装饰工程从打造吉祥文化的理念出发,结合桥名及当地的地名文化、民俗文化,形成新的、有特色的印记文化,并将为水利工程逐步从单纯物质性功能升级为物质性和精神性双重功能奠定基础。(供稿:泰州市水利局 省南水北调办 责编:厅办公室 栾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