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警方推进警务实战利万家

20.04.2015  17:45

  近年来,南京鼓楼警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在实战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面对,逐一解决,全面推进警务实战化,较好地实现了刑事发案下降、破案打处上升、社会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的预期目标。

   车该停哪儿?“集中处置”移车警情

  鼓楼区是老城区,有很多支街背巷,路窄、车多,停车堵路的情况时常发生,每天清晨7时至9时和傍晚5时到7时是移车警情大量“爆发”的阶段,恰好该时段也是各派出所接警的“高峰期”,上下班高峰、市政工程建设、堵车塞车等情况聚集在一起,造成重复报警不断,直接影响了出警质量与群众的满意度。

  为改变这一局面,鼓楼公安分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迅速调整现行模式、建立“集中处置”移车警情机制。以往,市民拨打110后,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将警情下派至分局指挥室,分局指挥室再下派到归属地派出所,值班民警根据指令与报警人联系,详细了解情况后再经查询通知堵路车主,若遇上警情高峰,还会有延时。

  一个小小的移车警情需按流程经三个层级才进入处理环节。如何提高处置速度?鼓楼公安分局专门在接警大厅辟出一个“集中处置移车警情”小组,在早、晚两个高峰段增派人手专门处理移车警情,接到此类警情,直接经平台查询联系方式,通知堵路车主,若暂时无法联系,再下派至属地派出所进一步处理。

  去年鼓楼分局共接到移车类报警19.3万起,占总接警量的49.2%。其中通过“集中处置”的移车警情17.2万起,占总移车警情89.1%,极大地缓解了派出所的接处警压力,群众的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民警去哪儿?“智能调度”科学配置

  为减少重复报警,进一步提高出警效能,鼓楼公安分局依托现代移动技术,研发了一套“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分局每位民警都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警务通”客户端,用户名就是自己的警号,登陆后里面有“巡逻民警”“接处警民警”“刑侦民警”“治安打处民警”等各警种分类,民警每天根据当日的工作情况选择相应的模块,登录报道。而分局指挥室、各派出所都有一个管理员账号,登陆后可以实时看到每位民警所处状态和位置,一旦接到警情,指挥调度民警便可通过该系统即时了解值班、巡逻民警的状态与位置,合理指派民警快速处警,并将警情内容、报警人联系方式和位置第一时间下发到处警民警手机上,做到科学高效地配置警力资源。

  这套智能系统集基础数据采集、警力可视调度、执勤任务上报、实时图像回传、电子考勤、警情标注、点对点语音数据通话于一身,除了能合理安排警力、缩短出警时间外,当遇到安保执勤或重大事件时,指挥室还能第一时间整合、调度各单位警力,用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开展处置。遇到特殊情况,民警还可以使用现场拍照、摄像等功能,通过图像回传功能第一时间向值班领导、分局指挥室汇报情况,为上级决策、快速处置赢得宝贵时间。

   小案怎么破?“专业队”专攻民生案

  据统计,盗窃电动车、扒窃等侵财类案件占鼓楼公安分局接报刑事案件的比例达三成。这两类案件都存在侦办时间长、证据收集难、涉案物品价值低等问题,抓一两个嫌疑人而未揪出整个团伙,很难抑制这类案件的高发态势。可派出所刑警不多,大量的办案任务让他们很难腾出过多的精力专注于此。为此,鼓楼公安分局从刑警大队和各派出所刑侦中队中遴选精干力量分别成立了“打盗车专业队”和“反扒专业队”两支专业队伍,强化对盗车和扒窃两类刑事案件的打击防范。

  两支专业队深入挖掘线索,明确职责分工,积极与刑警大队、各派出所配合,捣毁了一个又一个犯罪团伙。去年共逮捕、公诉盗车及扒窃犯罪嫌疑人220人,同比上升12.62%。自两支专业队成立后,全区盗车警情和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1.91%和27.66%。

  鉴于通信网络诈骗警情高发的实际,鼓楼公安分局再次从刑警大队、网安大队抽调8名优秀刑侦民警成立反诈骗专业队,专门统筹处理通信诈骗案件的办理与防范工作。该专业队成立之初,便连续破获4起跨区域的大型电信诈骗案件,捣毁3个巨型诈骗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并通过日常宣传防范成功阻止多起被骗案件。

  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楼公安分局还在互联网上创新推出了“天罗地网抓小偷”涉案图像协查平台,将具备协查条件的涉案嫌疑人图像上网发布,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速度,发动人民群众参与辨认,鼓励网民向公安机关积极提供犯罪线索,并给予奖励。自去年1月6日平台上线以来,共发布案件图像协查182例,接报线索121条,查获犯罪嫌疑人13名,破案47起。(南京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