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校博物馆宝贝多 参观需要提前组团预约

05.03.2015  12:02

        马王堆出土的药材,古今中外的钱币荟萃……在南京高校的博物馆里藏着这些高大上的文物大咖。3月2日,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国家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不过,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从南京多所高校获悉,想看这些文物,大多需要提前组团预约。

        南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镇馆之宝是西周双耳三足鼎

        地点:南大鼓楼校区田家炳楼

        开放时间:需提前预约

        这里汇集了9000多件文物珍品。馆内多为古陶瓷、铜器和钱币等文物。镇馆之宝是一只花纹粗犷流畅的双耳三足鼎,堪称南大博物馆中最具分量的西周青铜器,上面有70多个字的铭文,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

        藏有国内及世界兵器孤品

        地点:南理工兵器教学楼

        开放时间:需提前预约

        这是国内高校唯一的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专业性强的兵器博物馆。馆内珍藏了自一战以来多个国家的各类兵器装备,藏品共计6000多件。其中许多都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武器装备,部分已成为孤品,甚至在国家军事博物馆都很难看到。

        南京审计学院货币博物馆:

        古今中外货币大集结

        地点:南审浦口校区得一楼

        开放时间:每周二、四下午1:00-5:00

        古今中外足足上万件的“”在此聚会:鬼脸钱、南宋金牌、明代银元……镇馆之宝是一块拇指甲盖大小的金黄锃亮的金片。这是春秋楚国时期的货币,名为“郢爰”,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金币。

        南师大珍稀动物标本博物馆:

        有约千种动物标本

        地点:南师大仙林校区

        开放时间:需团体预约

        这是目前江苏省面积最大、品种最全、数量最多,也是南京对外展出的大型动植物博物馆之一。二楼水生动物园区,陈列着最珍贵的白鳍豚标本。目前馆藏标本包括许多水生哺乳动物、两栖爬行动物、昆虫、菌物等模式标本。

        南农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博物馆

        地点:南农大校园南侧

        开放时间:团队参观需预约

        最大名鼎鼎的莫过于明嘉靖刻本《齐民要术》。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农书,位居中国五大农书之首。目前国内仅有两部。馆内还收藏有崇祯平露堂刻本《农政全书》、明刻本《唐宋白孔六帖》和《花史左编》等善本古籍。

        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

        国宝级“歼-12”战机

        地点:南航明故宫校区

        开放时间:无具体开放时间

        这里的藏品,部分为全国独有。其中一架被誉为“空中李向阳”的“歼-12”战机可是国宝级的珍品。它由我国自主研发,至今还是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空机重量只有3100千克。

        南京中华指纹博物馆:

        收藏有远古人类指纹

        地点:江苏警官学院安德门校区

        开放时间:需要提前预约

        该馆实物藏品6000多件,从远古时代陶器上人类祖先留下的指纹,到清朝光绪年间审讯记录上留下的革命党人指纹。1915年,孙中山先生在自己的天字壹号中华革命党党证左下角按下了手印。

        药科大学药学博物馆:

        6种马王堆出土药物

        地点:药大江宁校区

        开放时间:接受团体预约

        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二十多种中药材,已故的中科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学者徐国钧成功地从中鉴别出9种药材。馆中珍藏展示的6种,分别为茅香、高良姜、桂皮、辛夷、花椒和佩兰,为国家一级文物。

        尴尬

        受资金人员限制,开放程度有限

        这么多宝贝卧虎藏龙在南京高校,市民有没有机会一饱眼福?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这些博物馆向社会开放,但开放程度有限。坐拥这么多宝贝,不向社会敞开怀抱未免可惜。这个问题,大学博物馆馆长们并非没有想到,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多所高校获悉,博物馆工作人员往往是学校的老师兼职担任,缺乏专业人员维护和管理,例如,某博物馆的铁器的保护,目前还停留在原始的用蜡保护的阶段。

        还有高校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即使在校园开放日时,也只是小范围“广而告之”,“因为人力、维护成本较高,怕来的人太多招架不了。

        利好

        经费来源明确,博物馆红火有望

        教育部、中国科协高级科普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成员陆建松介绍,中国高校博物馆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社会开放度不高,现在,《博物馆条例》出台,对于博物馆的经费来源和拨付予以明确:国有博物馆的正常运行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必要的办馆资金和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

        昨天,南农人文学院院长杨旺生表示,去年,中华文明博物馆申请到教育部680万修购专项经费,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杨旺生说,未来,将增强图书馆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市民与文物有互动。还会考虑与南京博物馆合作,请专家们展示文物现场修复,让文物“活起来”。(金凤 俞月花)

来源: 现代快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