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家小区养老综合体亮相西善桥

15.04.2016  10:03

      近日,本报连续就南京聚福园小区养老会所被叫停进行了报道,对于小区里建养老设施众多居民意见不一。与此同时,南京首个新建小区养老综合体,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琥珀森林小区近日投入运营,这也开了新建住宅小区建养老院的“先河”。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小区里兴建养老设施将是一大趋势,养老设施与居民需求如何协调一致,这不仅是一个养老话题,也是一个社区治理话题。对此,记者昨日采访了相关人士。交汇点记者王琦

      案例:

      南京新建小区有了首个养老综合体

      “此次,南京首个小区养老综合体落户雨花台区,这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南京市雨花台区老龄办主任邹巍巍介绍说,随着老龄化社会来临,小区里配套养老设施将和小区配套教育设施一样,非常具有迫切性。琥珀森林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开发商就考虑到了养老综合体的位置,并按期交付给了政府部门用于养老公益事业。毕竟,今后的养老需求会成倍增加,养老综合体不可或缺。

      记者了解到,这一综合体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共分4层,设置150张养老床位,由江苏安家利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经过民政等部门评估,无偿交给民营养老机构真美好老年公寓运营。养老综合体包括:老年公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超市等,可满足入住老人多方面需求。除了入住养老公寓的老人,住在同一社区里的老人也可足不出户享受养老院专业服务辐射。老人还能电话预约养老院护工上门助洁、助浴等。

      邹巍巍坦言,养老设施在开发商兴建时往往会改变用途,变成菜场、幼儿园等其他设施,这也给政府部门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目前民办养老院大多租用商业用房,租期、房租不稳定,常因拆迁、涨房租等因素搬家。所以,今后政府部门还会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将养老综合体作为验房颁发销售许可证的前置条件,促使养老设施能够为我所用,并实际解决养老机构用地难题。

      政策:

      南京新建小区需配套建设养老用房

      记者了解到,琥珀森林小区养老综合体使用是在上月起实施的《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大背景下完成的。根据规定,新建小区、老小区都要按面积比例配套养老用房。南京市也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求开发商“像配建学校一样配建养老设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很多城市医护型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但养老设施规划建设缺少统一标准。《意见》此番设了“硬杠杠”,明确提出新建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未按标准施行的,所建房屋不得销售。对已建成小区,按照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

      此外,《意见》明确,到2020年,南京各社区40%以上办公服务用房将用于养老服务,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达50张。从明年开始,南京市政府将把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目标和绩效考核,对民营养老机构进行房租补贴,对特困老人和75周岁以上空巢独居老人发放助餐补贴等。

      借鉴:

      全国各地都在发展社区养老综合体

      记者注意到,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发展养老综合体的尝试。在无锡九如城养老综合体建设中,吸引了任志强、郁亮、冯仑、赵汉忠等商界名流。项目覆盖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老年痴呆照顾区和安养关怀区等功能区,实现就地老化,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全龄化社区。

      去年长沙市民政局宣布,同意将“华盛千鹭湖健康医养社区”列为“大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并作为长沙市国家级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示范项目。

      在南京,本市首家社区养老综合体——泰乐城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沿街有居家养老俱乐部、养老院、护理院、老龄用品生活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和精神关爱站等,堪称“养老一条街”。

      趋势:

      养老综合体要探索“送服务”的模式

      “养老综合体不仅仅是一种机构养老形式,还是老龄化社会下居家养老的全新模式”,无锡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董事长、“养老综合体”提出者谈义良认为,养老综合体前期投入巨大,盈利回报期长。因此,既要做好运营和服务,还要探索出合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与外地依靠商业投资不同的是,南京养老综合体走的是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共同打造的模式。南京鼓楼区就按照一个小型养老服务综合体模式,来打造辖区内的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

      位于鼓楼区江东街道的腾飞园社区睦邻中心地方不大,但却是周边老人最爱光顾的地方,每天中午都有七八十位老人排队等候就餐。睦邻中心由“多方合作”打造,由社区免费给银杏树养老机构提供用房,银杏树再和助餐做得特别有特色的另一家机构“携手”,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助医等服务。

      在鼓楼区的13个街道,类似腾飞园这样的睦邻中心有90多个。鼓楼区民政部门通过市场调查发现,97%以上的老人都希望在家养老,因此在发展机构养老时也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站,让机构与社区紧密合作,将服务送到老人的家门口。

      4月12-14日,本报针对南京聚福园小区兴建养老会所被居民叫停的事件进行了多次连续追踪报道,养老会所被叫停背后,反映出小区对居民养老需求缺乏实际调查了解、养老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社区配置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除了要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更应该引入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