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将被全程记录并追责

10.05.2015  20:40

  8日召开的“市委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构建依法治市推进体系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我市正式发布依法治市五大行动计划,为加快建设法治南京提供路径支撑。

  五大行动计划包括《南京市推进公正司法行动计划》、《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南京市企业法治建设行动计划》、《南京市基层社区民主法治建设行动计划》、《南京市法律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

  上述行动计划从推进公正司法、加强法治教育、强化法律服务、引导企业法治建设、推进基层社区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行动目标及相关探索,突出了法治建设的一批南京元素、南京品牌、南京做法,处处彰显法治力量。

  例如,在《南京市推进公正司法行动计划》中,我市明确提出,从支持保障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角度,建立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全面、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探索实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及时总结南京案件速裁经验,推进各区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工作。

  在《南京市法律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中,我市首次提出建立公职律师事务所。针对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市区各建立一家公职律师事务所,形成由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细化分工、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综合律师法律服务体系。

  此外,大力培育法律服务消费观念、建设法律服务产业园区等也是首次提出。其中,“法律服务消费观念”强调引导全市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市民自觉借助运用法律服务手段,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预防和解决纠纷矛盾。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孙小忠介绍,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依法治市工作。去年底,市十三届九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若干问题的决定》;今年1月30日,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加上此次我市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五大行动计划”,依法治市工作已形成了“1+6”推进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打造规范有序、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确保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我市落到实处。

  记者获悉,为确保推进体系的贯彻实施,我市正抓紧制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指标体系和考评标准。法治南京建设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争取本月底前发布。下一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将联合市督查、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对市委《决定》任务分解表中200项具体任务,落实法治政府的意见和“五大行动计划”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对于推进落实不力的,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领导的责任。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