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门前三包”实施百天效果好 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19.08.2015  09:58

  自今年5月1日起,南京实施新的《南京市门前三包管理办法》,迄今已逾百天,城市治理成效如何?记者18日从南京市城管局了解到,此次新门前三包的实施,市民自发建立443个自治联盟组织、308个微信群,共商门前三包之事。截至目前,南京共下达门前三包类《限期整改通知书》10668份、立案查处2394件、处以罚款42.48万元,整改问题27047件。

  在推广新门前三包中,南京将市民、网友拉入城市管理大军中,有些市民,既当“运动员”,也当“裁判员”,参与城市治理。玄武街道樱驼花园创业街业主是南京较早成立联盟组织的地方。这条街长300多米,聚集了122家店铺。业主们在微信群里,反映自家门前的问题,也会“友情提醒”邻居门口没来得及处理的问题。试点一个多月后,记者前去采访时,家住附近的樱驼花园刘春英老人说,“先前每到孩子上学、放学和大人下班的时段,街道就堵。现在大变样,各家规规矩矩,清清爽爽。

  网友也为新的门前三包出谋划策。沿街店铺尤其是餐厅如何管理,一度是城市治理难题,南京城管4月邀请了十多名西祠网友,就类似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长达三小时的辩论。网友给出很多中肯建议并被吸纳。

  在夏天,因为西瓜惹出的城市治理难题,今年也开始好转。南京将今年主城六区800多个西瓜摊点、夜间大排档等纳入新的门前三包管理范围。今年瓜农办理临时摊点证的同时,必须签订《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书》。瓜农要保证摊前的卫生整洁干净、秩序井然有序,并且没乱摆放。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