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融业首超工业 成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28.07.2016  18:10

        上半年,南京市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2.6%,首次超过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昨天,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上半年南京地区金融运行情况。

        信贷投放量创历史新高

        人行南京营管部货币信贷统计处处长胡蛇庆介绍,今年上半年,南京地区存款总体保持稳定增长。6月末,南京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5.14%,但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1.01%。6月末的余额比年初增加2674亿元,同比少增2551亿元。

        与此同时,信贷投放量则创下历史新高。6月末,南京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约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6%;比年初增加2408亿元,同比多增994亿元。上半年贷款增量比此前四年同期平均水平高1332亿元,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

        胡蛇庆说,存款增幅的下降与贷款创出新高,主要受股市和楼市波动影响。由于去年下半年股市剧烈波动,流入股市的资金大量减少,使股市托管资金出现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升温,一些民间储蓄购买了房子,导致存款下降、贷款上升。

        这一点从贷款期限结构和贷款流向上也得到印证。由于实体经济仍然乏力,企业投资不足,对流动资金需求减少,因而短期贷款略有下降,6月末,南京地区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5353亿元,同比下降1.36%。

        而中长期贷款创历史新高,余额达1.4万亿元,同比增长27.92%;比年初增加2081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86.39%,同比多增1263亿元。中长期贷款的流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

        从贷款投向看,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势迅猛。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达6626亿元,占贷款总额达31.02%,同比增长52.9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0个百分点。其中,新增的房地产贷款为157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065亿元。房地产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达65%。

        上半年存贷款数量的快速增长,支撑了南京市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据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南京市金融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556.8亿元,可比增长16.8%,比全市GDP增幅高一倍。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2.6%,首次超过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快

        在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保持稳步增长。

        6月末,全市人民币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为1101亿元,同比增长61.26%。本外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0亿元,同比增长17.83%;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1905亿元,同比增长13.17%。

        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机构加大了对科技、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辖内金融机构积极组建科技、文化金融专营机构,配备专业团队和人员。给予科技、文化金融单独的资金计划、考核政策、风险定价等政策倾斜。

        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贷款发放余额为287亿元,同比增长44.44%;比年初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41亿元。共发放文化业贷款111亿元,同比增长12.5%。

        金融支持江北新区力度大

        上半年,南京市成功举办了金融支持江北新区产业科技创新推进会,达成意向授信人民币25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了对江北新区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社会民生的综合配套授信。

        6月末,江北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70亿元,同比增长30.67%,增速较同期全市增速高9.71个百分点;江北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的7.11%,较去年同期提高0.53个百分点。金融资源向江北新区集聚加快,金融对江北新区的支持进一步加大。(查金忠 韩加林 季元青)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